浅谈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浅谈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吴志刚

吴志刚江西省崇仁二中344200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构建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掌握好语文教学的规律,把握好它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方法。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拟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改变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优秀的教师无不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事实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如讲授周国平的《家》和朱自清的《背影》时,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学生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说敢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让学生有成就感,帮学生树立起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了,也无成就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给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就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会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提前备好课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领导思想。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育。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让学生在同窗之间、师生之间交换看法,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学时,需要激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离题较远的问题,也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见解。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课堂质量也会不断增长。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色,取其精华,部署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症结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有效的保障。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精确把握、深入理解。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语文的特色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