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谈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

刘卿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

摘要:煤矿资源是我国主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煤的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高频率的。因此,煤矿采掘在我国一直是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产业。而在煤矿采掘的过程当中,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问题便是所有企业都为之担心的问题。有效地对采矿环境进行通风能够提高采矿效率,并且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立一定的保障。本文从研究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问题中的制约因素反向出发,提出了合理的防范措施,有利于煤矿采掘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掘;通风安全问题;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1引言

煤矿井下通风状况不良将会导致瓦斯爆炸,这不仅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要对矿井下的风速、温度、风压等各项内容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对煤矿井下的通风情况进行调整,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

2.1环境制约因素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制约因素中的环境制约是指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煤矿矿井内通风条件不好,在作业期间容易产生瓦斯喷涌的问题,瓦斯是有毒气体,一旦在煤矿内涌出就会干预矿井作业,矿井深度越大,瓦斯涌出的机率和涌出量就会越大,瓦斯属于一类易燃气体,井下温度升高会,增加了瓦斯爆炸的发生机率。瓦斯爆炸是一类常见的矿井安全事故,瓦斯涌出后矿井内不能继续作业,其为不能忽视的通风安全制约因素。煤矿通风安全的人为制约因素体现在作业人员方面。煤矿内的作业人员不具备通风安全意识,缺乏安全防范的措施,致使人员成为通风安全制约的因素。例如:某煤矿爆炸事故案例,该案例是一类通风安全事故,该煤矿中的工作人员因违规操作而出现了通风事故,事故发生在夜间20点,煤矿作业人员执行爆破操作,现场爆破人员5名,该5名人员中有3名人员出现了违规操作,因违规操作而引起了爆炸事故,3名作业人员爆破点位置的煤矿粉尘含量超出安全指标,再加上瓦斯泄漏,爆破瞬间有大规模的爆炸事故,现场人员撤离及时未有伤亡问题,事后经过调查发现该3名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就上岗,而且作业人员不具备从业资质,不能在煤矿作业现场提供安全的通风条件。

2.2通风系统中通风设备的不正常运转

煤矿企业在进行实际煤矿采掘的时候,不少企业为了节约经费,应用的煤矿通风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更换、检修,酿成了惨烈的安全事故,最终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通风设备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往往会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之下。随着使用年限逐步推移,难免会存在安全性能降低的情况。因此,这就导致在进行通风的时候,对通风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通风设备在长时间高风险运作状态时,往往会对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极不利的影响。最坏的情况便是影响工程继续施工,不得不进行停工休整,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3矿井监控系统性能不足

准确度较低:矿井通风系统需实施监测井下风机、风流方向、瓦斯一氧化碳和温度等参数,当发现风机设备、风流方向等出现异常时能随时发生报警,从而达到对井通风各参数的监测。但目前井下通风监控系统对井下各参数的监测有较大的误差,可能当通风系统出现异常,但仍不会报警的情况;也会出现实际参数没有超标,误报警的情况。所以需提升矿井通风监控系统的准确度,并适当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误报警率。传感器质量差:由于井下条件较恶劣,环境比较复杂,需对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的设备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矿井通风系统中的传感器种类繁多,但对井下工作环境的适应情况较差。例如:当传感器被巷道顶板邻水淋湿后,会出现误报警,或者是数据异常等现象。设备的兼容性较差:目前井下通风监控系统的生产厂家较多,各生产厂家设备使用的协议均不相同,造成不同厂家的设备不能兼容,从而出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当一个厂家配件发生故障后,没有备用配件,从而影响了整个矿井监控系统的远转。

3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措施

3.1加强对传感署导及系统性能的重视

第一,要确保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从而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第二,加强对通风动力设备、控制设备等各项设备性能的重视,一方面需要确保设备的类型可以满足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各项设备的性能都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技术和环境对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使通风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目的能够得以实现,从而对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进行不断优化。在加强对传感器质量的重视,相关作业人员要依据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理的传感器类型,在确保传感器的性能能够满足系统应用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更低的传感器,提高经济性,但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是,不得盲目节约成本,采用质量存在问题的传感器,导致通风监控系统作用无法得到发挥。第三,相关作业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对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的认识,以及各项传感器设备性能的认识,从而明确通风监控系统中各项传感器的类型,通过合理的方式,对传感器以及其它各项设备进行改进,提升通风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2组织安全教育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要意识到通风的重要性,所有从业人员在进入煤矿作业之前都要经过安全教育,专门围绕通风安排教育工作。作业人员要熟悉煤矿的通风流程,还要深入学习自救措施,一旦作业人员遇到通风安全可以自行救助,降低通风风险的安全危害。安全教育工作中选择宣传片、案例的教育方式,促使从业人员意识到通风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通风安全制约的防范工作中,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作业人员通风安全方面的意识提高后,有利于提高煤矿整体作业的安全水平,强调通风作业方面的安全控制力度。

3.3对通风安全设备进行排除式换新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与通风系统相关的通风设备往往每一台都有各自独立的编号。相关管理监督人员在进行实际通风工作排查的时候,需要对每一台设备的通风情况进行详细汇报。针对年久失修或者已经受损的通风设备要进行及时汇报,将编号一一汇总。通风设备并不同于一般设备,它与采矿工作安全问题息息相关。长时间损耗会引起设备通风不良,应该及时对此类设备做出更换。而针对小部分零件损害或松动所带来的通风不良,应及时找出根源做好检修工作。通过这种手段,最大限度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使得企业煤矿采掘进程能够如期进行,适当情况下还可以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4结束语

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会造成直接影响,煤矿井下通风是确保安全作业的基础。由此可见,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一方面会影响矿井生产的效益,另一方面也会对生产的安全性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应当不断对煤矿井下通风监控系统进行完善,进而确保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碧云.浅谈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08):129-130+133.

[2]申俊仪.煤矿井下通风系统难点及优化解析[J].煤,2015,24(11):76-78.

[3]李成祥.新时期煤矿井下通风设计的优化设计探究[J].科技视界,2014(32):329+355.

[4]刘伟峰,周建强.煤矿井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3(02):18-19.

刘卿,男(1989.03-),汉族,籍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学历:本科,现从事井工煤矿安全工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