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回血时揉搓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血液透析回血时揉搓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洁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东广州511447)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回血时揉搓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20例规律透析2年以上患者,每例进行揉搓法和非揉搓法各5次。观察回血效果,同时评估透析器凝血状况、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回血时间等指标。结果:应用揉搓法与非揉搓法在透析器凝血状况无明显差异。揉搓法明显减少了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减少了回血时间。结论: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选择揉搓法有效的回血措施,尽可能减少透析失血,控制回输生理盐水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揉搓法;回输生理盐水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103-02

血液透析治疗结束时,用生理盐水将体外循环血液输送回体内称为回血操作。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存在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目前临床使用揉搓回血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但临床效果存在质疑。我院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诊治的20例规律透析患者进行揉搓法与非揉搓法回血效果比较,揉搓法在保证减少血液透析失血的同时,有效控制回输生理盐水量和时间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20例规律透析2年以上的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在28~56岁之间,平均为(42.2±9.27)岁;每周透析3次,每次3.5~4.5小时,血流量210~260ml/min。

1.2方法

20例患者均采用自身对照,在透析结束时,将血流量调至100ml/min,打开动脉端预冲管,用生理盐水将殘留在动脉侧管内的血液回输到动脉壶。关闭血泵,靠重力将动脉侧管近心端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夹闭动脉管路夹子和动脉穿刺针处夹子,打开血泵,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回血过程中,每例进行揉搓法和非揉搓法各5次。当生理盐水回至静脉壶,安全夹自动关闭后,停止回血。回血操行由1人完成,另一名护士计时和测量回血用水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回血时间:从打开动脉端预冲管至生理盐水回至静脉壶,安全夹自动关闭后。观察生理盐水用量为实际回输体内的量。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依据透析器凝血分级评价标准,分为4级:0级:无或仅有数条纤维凝血;1级:部分凝血或成纤维凝血;2级:严重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3级:透析器中静脉压明显增高应更换透析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透析器凝血状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生理盐水用量及回血时间比较见表2。

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为了清除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水份,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衰竭患者本身存在贫血,其原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造血原料不足、毒素对红细胞的破坏等。加上透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血液丢失等加重患者的贫血。贫血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连,而且与生存率密切相关。本研究所有观察的回血都是肝素化后的,血液不易凝,所以观察的透析器2级以上凝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且揉搓法回血时间明显减少,明显降低体外凝血的机会。证明揉搓法一样保障不增加患者透析失血。一般透析器及管道的总容积为200~250ml。治疗结束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将充满管道的血液全部回输到患者体内。但CRF患者都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如果回血进过多的生理盐水进入体内,将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荷影响心血管功能。本研究结果示,揉搓法生理盐水用量较非揉搓法明显减少。

4.结论

回血是血液净化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操作步骤,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选择揉搓法有效的回血措施,尽可能减少透析失血,控制回输生理盐水量。

【参考文献】

[1]陈美香.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8-140.

[2]王逸申,汪年松,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8):73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