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于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于沧

于沧

于沧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200)

【摘要】目的:研究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肿瘤科接诊的患者共72例,并将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6)。实验组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与数字化X摄影技术检查,对照组接受常规检查。综合分析两组检查的结果,并对各组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8.89%、呼吸系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妇科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淋巴系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62.5%、60.0%、75.0%、70.59%以及50.0%高,P<0.05。实验组对疾病诊断效果的满意度为97.22%,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合理运用医学影像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另外,医学影像技术还具有图像质量清晰以及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在诸多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中都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建议采纳。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医学影像诊断;应用价值;数字化X摄影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临床对放射医学有了更多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修复和机制等方面的规律[1]。相关资料中提及,放射医学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且其综合性也比较强[2]。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的放射科中所用的医疗设备主要有: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普通X线拍片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以及核磁共振等[3]。因不同的医学影像技术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所以,临床医师还应通过不断的研究,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其选择一种最适的诊断方法,以有效提升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此研究,笔者将以72例肿瘤科病患(接诊于2016年2月-2018年1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自愿入本院肿瘤科接受诊治的病患共72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6例。当中,实验组的男女性比例为20:16,年龄介于31-72岁之间,平均(53.14±10.26)岁;生殖系统肿瘤者有9例,呼吸系统肿瘤者有4例,妇科肿瘤者有5例,胃肠道肿瘤者有15例,淋巴系统肿瘤者有3例。对照组的男女性比例为19:17,年龄介于30-74岁之间,平均(53.86±10.17)岁;生殖系统肿瘤者有8例,呼吸系统肿瘤者有5例,妇科肿瘤者有4例,胃肠道肿瘤者有17例,淋巴系统肿瘤者有2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能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检查,病历信息完整。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排除检查依从性较差者、中途退出研究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比较两组的疾病类型和男女性构成比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疾病诊断应用医学影像技术,比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等,需根据病变部位,为患者选择一种最适的诊断方法。而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检查的流程完成疾病的诊断工作,比如:药物检查和视患者病情表现对其病情作出判断。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不同方法诊断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利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对自身疾病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以百分制进行表示,比较满意≥90分,一般满意<90分且≥60分,不满意<60分。对满意度进行计算利用如下公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分析

实验组中生殖系统肿瘤、呼吸系统肿瘤、妇科肿瘤、胃肠道肿瘤以及淋巴系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现阶段,医学影像技术在我国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够为诸多疾病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丰富且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同时还能为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效果的判断提供重要指导[4]。目前,临床医师比较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有:计算机X线摄影检查,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5]。而传统放射医学检查的方式则较为单一,且其图像结果的密度也比较小,使得临床医师在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估时,比较容易出现漏诊亦或者是误诊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患者病情治疗的最佳时机[6]。但医学影像技术的使用则能有效避免该类问题的产生,由于医学影像技术具备成像高密度以及特异性和灵敏性强等特点,能够将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清楚地显示出来,有助于临床医师的判断,以有效提升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让患者能够及早接受对症治疗[7]。

在张庆华的研究[8]中,对观察组40例肿瘤科病患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以及数字化X摄影技术进行检查,并对另外40例病患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消化道肿瘤病患的确诊率为88.4%、呼吸系统肿瘤病患的确诊率为92.0%,比常规组的76.8%以及72.0%高。提示对肿瘤科疾病患者合理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能够取得比常规方法诊断更为显著的成效,可显著提升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此研究中,实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并且,实验组对疾病诊断效果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完成肿瘤科疾病的诊断工作,能够取得较为丰富且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同时能够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指导。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医学影像技术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并且,相比较于常规检查方法,医学影像技术还具有图像质量高以及准确具体等特点,在病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隗志峰.深化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工匠[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56-58,83.

[2]万忠芳.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保健文汇,2017,(10):14.

[3]周舟,王娟娟.新形势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47-148.

[4]黄文亮,吴淑芬,周山等.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成像理论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130-130,131.

[5]李孟彬,张海佳.医学影像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7,38(24):15-17.

[6]房立洲,王红燕.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J].影像技术,2016,28(4):3-4,6.

[7]仇惠,张宏钰,周志尊等.基于“医、理”结合为特色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物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311-312.

[8]张庆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