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药嘱相关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中药制剂药嘱相关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单瑞芳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医院山西阳泉045008)

【摘要】医院日常窗口发药工作中,患者用药嘱咐是发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药房药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及高度的责任感,保持足够的耐心、仔细的做好用药嘱咐工作;发药时需将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用量、用药时间、用药禁忌、用药方法等用文字详细明确写出,但切忌“标签替代用药交代”,用药交代时药师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确保患者在短暂的取药窗口停留中,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与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保证药物治疗效果。

【关键词】药嘱;用药交代;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326-02

我国很早就开始中药制剂的研究,其具有速效、便于服用、易携带、药物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中药制剂发放中,常发生用药交代不明确情况,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与医疗质量,甚至诱发诸多隐患问题,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率[1]。对此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即对我院药房中药制剂用药嘱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相关文献,综述中药制剂用药交代中存在的隐患,针对性提出措施,报道如下。

1.中药制剂药嘱存在隐患

当今随着中药制剂的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药制剂用药安全、治疗效果等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中药制剂的正确使用是影响患者用药疗效、安全的重要因素。药房作为中药制剂最后发放环节,常因各种因素,药师未仔细、明确的进行用药交代,或是用“标签替代用药交代”,导致患者未正确使用中药制剂,造成其嘱咐隐患;如用药温度嘱咐、用药次数、剂量嘱咐、用药时间及特殊药物服用、储存条件等。

2.整改措施

药嘱是患者的用药根据,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与药嘱存在直接关系。根据既往临床经验,结合大量文献,为预防各种中药制剂药嘱相关隐患问题,保证患者安全用药,正确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为此针对中药制剂药嘱隐患问题提出相关应对措施,详细如下:

(1)用药时间:中药种类繁多,患者具体用药时间因根据药物特性、患者病情、胃肠状况等进行确定;对此,药师需详细告知患者药剂服用时间,如:①患者病情急险,不拘时服用;如被誉为中药急救三宝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②针对定时发病疾病,需告知患者在发病情1~2h定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如青蒿截疟丸。③睡前服用:若患者开具药物具备安神作用,可告知其睡前30min~1h服用药物,使药物效果最大发挥;如朱砂安神丸。④餐后服用:若药物药性寒凉或较猛烈,应告知患者餐后服用,使食物与药物混合,减少药物对胃刺激;如牛黄解毒丸。⑤餐前服用,对于补虚药物,可告知餐前服用,因胃腑空虚药物吸收更佳,提高药物效果;如六味地黄丸。⑥口服用药:针对攻积导泻或润肠的丸剂,告知患者空腹用药,充分发挥药效;如麻仁润肠丸。

(2)用药次数和用药剂量:因根据其病情调控;如病情较急、病症较重者,可在一般用药情况下,增加用药频率,保证药力的有效维持,起到顿挫病势的目的;针对病情缓者,可减少用药频率。或因制剂中含有毒性药物,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告知患者要严格按处方开具的用法用量服用,避免药剂量过高,造成不良反应,且不宜长期服用,防止蓄积中毒。

(3)用药温度及特殊药物服用:部分中药制剂如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均含有雄黄和朱砂,且均以粉末形式存在;患者服用含有雄黄或朱砂的中药制剂时,须交待用40℃左右温水直接送服,特别针对儿童,不宜研成糊服用或热水送服。且朱砂内服,不宜入煎剂,只宜入散剂、丸剂。此外,药师需特别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朱砂、雄黄均具备生殖毒性与肝肾毒性,因此,哺乳期与孕妇严格禁止使用。

(4)储存条件:部分制剂要求存放在阴凉处,温度不超过20度,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强力枇杷露、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在发放药品时须交待患者,防止储存不当影响疗效。有些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没有明确标明储存温度但我们药师在发放时也应提示患者,阳光不可直射,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药物黏连,影响疗效。

(5)完善药房中药制剂管理制度:根据其特点,对我院药房药品储存、摆放、保存环境等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易混淆药品分开摆放,并尽量固定摆放位置,非特殊情况严格禁止调换药品摆放位置,避免药师进行药品方法时拿错药物;因中药制剂主要由药粉、药材提取物制成,需根据药物特性进行保存,避免保存不利药物有效成分流失,影响患者用药[2]。同时,加强药房药剂师管理制度,禁止药剂师工作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保证药剂师全心意的进行药品发放,减少药品隐患发生率。

(6)加强药房专业管理与培训:为巩固药剂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定期对药剂师进行专业培训,促使药剂师不断的完善充实自身,并对药学领域新动向及时掌握了解。并提高药剂师对中药制剂药理知识掌握,避免药物发放过程中,出现用药错误情况;对于个别医德较差的药剂师加强相关培训,确保每位药剂师对中药制剂药性、药理、用法、剂量等均熟练掌握,保证药物正确发放。

(7)药剂师职业道德培训:药房药品发放作为医院医药服务重要环节,药品发放是否存在误差,直接关系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对药剂师的职业荣誉,医院口碑声誉均造成影响。因此,定期组织药剂师进行医疗单位、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药剂师职业素质,提高其工作责任心与工作态度,保证每位药师做到“四查十对”,杜绝药品发放时惯性思维,药品调配时仔细认真,保证每位患者的用药安全[3]。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药嘱隐患因素较为复杂,医院需加强管理,从多方面进行核对,保证中药制剂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医患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晓东.中药丸剂的染菌途径与防控措施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2):92-93.

[2]张臻.中药丸剂剂型理论与应用现状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2):2408-2412.

[3]王学成.中药丸剂干燥工艺、装备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草药,2016,47(13):2365-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