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分析及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分析及培养

戴春发

江西莲花中学戴春发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运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兴趣、自信心以及知识的掌握。提高运算能力、掌握运算要领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成绩至关重要。高中数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好学生的运算能力才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关键。

1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表现

淤根据问题要求寻找和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于根据法则、公式,用数、字母和符号等对形式化结构进行变换和数据处理的能力;盂缩短推理过程和简化相应运算环节的能力;榆根据问题的条件,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和对运算方法进行适当转化的能力;虞根据问题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的能力。

高中数学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值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和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2导致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2.1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都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但如果没有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不少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甚至对数学感到厌倦。一些老师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也缺乏必要的指导,只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教学,对运算教学示范不到位,要求不具体,训练不落实,改进不彻底,总是把学生运算能力差归为“粗心马虎”。

2.2学生对数学运算的重视不够。运算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有些学生认为运算就是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是不需要动脑子的,因此思想上并不重视。同时由于不注重知识储备及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反思和总结,不少高三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侥幸心理严重,只看题目,不动手去算,导致“思路会,算不对”,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事实上看懂了,这并不意味着考试就能十拿九稳,比如在立体几何的向量法求解中,思路很清楚,就是建系、计算,但只要有一个向量的坐标写错就导致整个题目都错了。

3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措施

3.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某个阶段的任务。我们要体会数学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在建构数学系统中的作用,明确运算是高中新课程内容设计的一条主线之一,用这种思想认识高中的数学对提高我们教师对运算重要性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很有帮助的,改变思想上的不足,认清提高运算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分析、轻运算的现象是很有益的。

3.2提高学生运算的兴趣。将数学中的运算与实际生活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让学生愿于做、乐于做。

3.2.1重视运算结果的数学美,激发运算兴趣。围绕提高学生的运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在强调运算的同时,还应重视数学运算结果的简洁,体现数学美,如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过程中,虽然需要通过移项、平方等一系列运算,但得到的结果比较简洁优美。

3.2.2联系生活实践,激发运算兴趣。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使之成为我们运算教学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乐土。

3.3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培养运算习惯。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数学运算困难户往往具备一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但常常由于某些心理因素导致运算失误。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呢?

3.3.1注重培养学生耐心:鼓励学生坚持到最后一步,教师应做一个善于算,敢于算的人,着重算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上,众多成功学子的经验表明,只要冷静,有耐心和信心,驾驭复杂运算并非难事。从“不可能”到“可能”只有一步之遥,应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同化、顺应”程序加强形式化训练,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对常规运算方法熟能生巧,从“思路会、算不对”的阴影中走出来。

3.3.2培养运算信心:使学生敢于动手,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动手,引导他们从一些简单题入手,不断提高运算的速度、准确性,让每个学生相信“只要基础扎实,基本功熟练”就不怕运算,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享受运算的乐趣。

3.3.3关注细节,培养运算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计算不跳步;其次,培养学生善于打草稿的习惯,要充分利用好草纸的作用,即严格要求学生在草纸上要书写清晰整洁,像平时作业一样整洁,并且按照顺序标好题号,排列整齐;最后,还要养成估算和自觉检验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养成检查、检验结果的意识,并教给他们演算和估算的方法,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3.4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运算的灵活性、合理性和简捷性。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运算的合理性与技巧性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根据法则、公式和定理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能理解算理,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以达到准确和迅速的目的。因而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强化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层次,是提高运算灵活性、合理性和简捷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