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廖凤勤吴云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岭南医院神经内外科广东广州510760)

【摘要】目的:探讨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均给予两组患者积极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73-02

本文现将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8月精神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均签署了护理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将该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组患者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为37~80岁,均龄为58岁,病程为6个月~12年;研究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21例,年龄为38~79岁,均龄为57岁,病程为6个月~1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2006年制定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1]。据了解,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在帕金森病临床护理中具有可比性。排除脑炎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

1.2护理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积极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以下综合护理干预。

(1)由于受自身疾病和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帕金森病患者时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不安、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再加上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加剧,进而产生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掌握患者的个人资料,并用亲和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治疗效果、成功治疗案例等,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

(2)一般情况下,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停震颤等症状,会极大地消耗体内能量,再加上多数患者的年龄较大,时常会出现体内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应给予帕金森病患者积极的饮食指导。其一,应多食用鱼肉、大豆、蛋类和牛奶等高热量食物,以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与水分。其二,应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三,对于兼有便秘的患者,应合理调整其饮食结构,可适当增加纤维类食物[2]。

(3)作为帕金森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用药方面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多数患者需长期大量服用药物,但中间会出现自行停药或减药等情况,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长期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服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4)通常情况下,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直无动状态,进而诱发强直性褥疮、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每个方面的最高分为80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得分情况呈正比[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16.0对研究对象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得积分,并用t进行检验。用P表示检验结果,若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帕金森病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其病理为机体内多巴胺代谢紊乱或异常,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就目前来讲,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尚无特效药物,常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帕金森病患者若长期出现震颤与运动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还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除采取积极地对症治疗外,还应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近年来,我国相关学者在这一方面也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比如,学者程华[3]在其相应的研究中强调了综合护理干预对于PD患者生活治疗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对症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使得其生活质量趋于正常人水平。因此,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湘萍,胥云霞,张庆丽,王英.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07:6-7.

[2]邵艳,张兆萍,王慧,邵琴.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1686-1688.

[3]程华.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15:106-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