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创新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浅谈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创新技术

单德森崔继琦李佳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线路带电班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创新技术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发展历程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建议措施,其中包括统一认识,建设试验线路、加大对1000kV输电技术与设备的科研力度以及研究编制1000kV电网的发展规划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创新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输电;创新技术

一、前言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的电力能源与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存在着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调整和更新是很难达到更高水平的电压等级的,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文的研究重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我国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与资源挑战来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特高压的交流输电技术。

二、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发展历程

随着电力系统与输电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世界各国都开始相继研发出了更高水平与效率的高新技术,在无形当中促进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早在上世纪中期,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的电力系统就基本达到了380kV与500kV的电压等级,在经过了约十年左右的发展时间,美国、意大利以及日本等国家又相继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基本已经全面达到了750kV的电压等级标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各个国家对电网的输电容量都产生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750kV很显然已经无法匹配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了。基于此,研究学者们纷纷整合自身的条件资源与研究经验,建立起了大量的试验线路与实验场所,将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对1000-12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上。

在这个过程中,前苏联的研究学者充分发挥出了煤炭资源的实际效用,在哈萨克斯坦当地建设了多个4-6GW的发电厂,而后又采用750kV的直流输电线路和1150kV的交流输电线路来相互匹配,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朝向俄罗斯内部的部分城市输送电力。除此之外,前苏联还在1150kV交流输电线路的所经线路中额外增加了几个变压站,通过它们来为沿线城市供电。直至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前苏联已经成功完成了约2300多千米的1150kV交流输电线路。

再看美国,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中,美国的计划是要在15年以内建设出一定数量的3-4GW核电站,但是这一计划却因经济危机的出现而被迫中止。直到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条件标准,但迫于对环境保护观念的执行和顾虑,不得不将大多数的建设重心都放到天然气电厂中,从而停止了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三、采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重要性

在针对我国当前电力工业与电网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可知,进一步加大对特高压电网的研究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举措。其不仅能够对现有的电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充足,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特高压电网可以达到提高能源开发与利用效率的作用。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且地大物博,因此目前是全世界收首屈一指的煤炭与电力能源的消费国,其中的煤炭消耗总量更是占据了全球的2/3左右。此种能源开发与消费高度不平衡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落实。而特高压电网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一方面能够帮助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逐渐转变成为经济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主要的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实现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煤炭基地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其次,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还是满足于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我国当前的电网主要为500kV交流与500kV直流系统,无论是电力的输送能力还是输送规模都比较的落后。只有进一步加快对电压等级的提高速度,构建出更加强大的网架结构与更具规模的资源配置,才能够让我国的经济水平出现快速的提升。

四、创新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认识,建设试验线路

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我国已经势在必行,并且相关的设备制造与技术应用也并非特别困难。但是为何此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屡屡受阻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认识不够。有很多研究学者认为,我国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上远不如发达国家有经验,并且也没有丰富的财力来用于对此类设备的采购上,所以在2020年之前并没有必要去大力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事实上,即使有再多的质疑和反对,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结果才能够说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可行性。为此,笔者总结出了如下三个试验线路方案来可供参考:首先,从宜宾开始修建,到重庆停止。此线路的输电容量为2-3GW,总长度为250km;其次,从宁海开始,途径杭州,到上海结束。此线路的输电容量为2-3GW,总长度为350km;最后,在华北或南方电网中挑选出一个适合的项目,进一步落实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在设备正式投入应用之前,可以将所有参与线路降压至500kV,在升压到1000kV并得以成功运行后,再根据最终应用结果来实施大范围的推广。

(二)加大对1000kV输电技术与设备的科研力度

早在1984年的5月20日,我国的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与国家经贸委就曾在国重装[1984]7号:《关于确定提高超高压输变电电压等级联合通知》中明确规定:“500kV以上电压等级以采用1000kV为宜,750kV电压等级与500kV电压等级相差太近,不宜采用。除西北电网希望采用750kV电压等级外,其他广大电网都不希望在500kV之上再架设750kV线路。因为这不仅增加建设投资而且于安全运行不利”。结合我国当前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同我国的实际情况十分吻合。由于特高压输输电的电压等级是在事先确定好的,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加大对1000kV输电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制造与科研力度,尽快的制定出符合当前国情的设备试用计划。基于此,国家的相关管理机构、电网企业以及制造企业都应当对此项计划给予最大的支持,积极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尽可能在2-3年以内得出满意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编制1000kV电网的发展规划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有关于1000kV电压等级的技术和经济资料都非常的稀缺,国内的各个电网企业在针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和落实的过程中,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投放在了对500kV交流加直流输电的电网方案研究上。笔者建议,在针对1000kV试验线路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在得到1000kV输变电设备技术与经济指标信息以后,在国内开展大范围的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同时针对500kV已经无法适用的地区应优先考虑1000kV交流电压输电的可行性,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制定出1000kV电网的未来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振亚,陈维江,吴雄,等.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丛书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24-26

[2]李峰,李星沅.特高压直流输电相关问题的综述[J].四川电力技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