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及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及评估

谢琼英

(南华县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2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进行止血治疗,记录患者的纱条填塞时间、术后输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止血效果及子宫切除率、随访期间的子宫复旧情况,并比较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以及不同出血量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104例产后出血患者经宫腔纱条填塞术处理后,98例止血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4.2%,6例患者转子宫切除术处理,子宫切除率为5.8%。其中,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因素致出血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8%和97.1%,显著高于凝血功能障碍致出血的患者;出血量<2500ml的治疗成功率为98.6%,显著高于出血量≥2500ml的患者(84.8%%),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纱条填塞时间为(21.2±5.0)h、术后输血量为(982±133)ml、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为(29.5±4.5)d。治疗成功的98例患者随访期间子宫复旧良好,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术是治疗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出血量在2500ml以下时止血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纱条填塞;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23-02

产后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疾病之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与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严重不良情绪等有关[1]。本文先取产后出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术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中关于产后出血的规定,其产后出血量在580~3300ml,平均(1323.6±128.4)ml。其中,出血量2500ml以上和2500ml以下的患者分别有71例和33例。患者年龄19岁到41岁,平均(30.1±3.1)岁,患者分娩时的孕周在33~41周,平均(36.1±3.5)周。其中,经阴道分娩的患者63例,经剖宫产分娩的患者41例。初产妇69例,经产妇35例。患者的产次在0~4次,平均(1.7±0.5)次;42例患者合并流产史,流产次数在1~6次,平均(2.3±0.7)次。其中,因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的患者63例,因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患者35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的患者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在胎儿娩出后先通过预防性缩宫素的使用、子宫按摩等方法促进患者的子宫收缩。出血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用卵圆钳将温盐水浸湿的无菌纱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填塞,要求从宫腔底部开始填至宫颈口,做到松紧适度,不留缝隙,不要遗漏两侧宫角。对剖宫产分娩的患者,如其宫体有明显出血,可选择先对宫腔上段进行填塞,到子宫下段切口位置时需要预留一定长度,将其送出阴道,然后填塞子宫下段。预留纱条完全填入子宫切口后,对其进行内缝合,但注意不要缝到纱条,防止取出困难。手术结束后在腹部划线对宫底高度进行标记,并给予抗生素、宫缩剂,做好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的观察。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纱条填塞时间、术后输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止血效果及子宫切除率、随访期间的子宫复旧情况等。并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以及不同出血量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4例产后出血患者经宫腔纱条填塞术处理后,98例止血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4.2%,6例患者转子宫切除术处理,子宫切除率为5.8%。其中,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因素致出血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8%和97.1%,显著高于凝血功能障碍致出血的患者;出血量<2500ml的治疗成功率为98.6%,显著高于出血量≥2500ml的患者(84.8%%),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患者的纱条填塞时间(21.2±5.0)h、术后输血量(982±133)ml、产后恶露持续时间(29.5±4.5)d。治疗成功的98例患者随访期间子宫复旧良好,月经恢复正常。

3.讨论

临床常用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中,缩宫素静滴时最基本的方法,旨在通过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效果十分有限。而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则会直接使患者失去生育功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宫腔填塞纱条术相对而言应用较多,但前者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而且有较高的输尿管损伤风险[2];而宫腔纱条填塞术是宫腔纱条填塞术通过对宫腔进行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止血效果好,可以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对患者的影响较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对104例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可见其总的止血成功率为94.2%,效果值得肯定,在纱条填塞的过程中,患者的宫腔得到充分扩张,并通过对子宫体感受器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在接受信号后激发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同时,由于患者的宫腔内压力与动脉压相比明显更高,可以有效减少动脉出血和静脉受压导致的渗血现象。有研究认为其还具有激活血管性凝血的作用[3]。本文对比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可见因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的患者,止血成功率仅为50.0%,而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因素致出血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达到96.8%和97.1%,提示在治疗中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出血诱发原因不同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出血量越高,止血成功率越低则提示在治疗中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严重出血无法控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子宫切除,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第一要务。

总之,宫腔纱条填塞术是治疗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出血量在2500ml以下时止血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丽萍.产后出血应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的止血效果初步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1(4):31-33.

[2]梁升连,葛海艳,褚志平,等.宫腔纱条填塞治疗重度产后出血57例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16):3021-3023.

[3]唐顺姣,张德琼.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7):93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