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胡姗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肺癌化疗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生活质量评估之后进行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疗法以及音乐疗法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前以及干预之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后生活质量中情绪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获得显著提高,一些化疗副反应例如失眠、疲乏和恶心呕吐等获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方式简单经济,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癌;化疗;心理干预

肺癌属于现在世界上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国家,肺癌占据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患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不断升高。癌症为患者带来了十分大的负性情绪,实施化学治疗出现的各类毒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生理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心理因素在肺癌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增强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患者治疗疾病的郑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疾病的康复以及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肺癌化疗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肺癌化疗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8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肺癌,通过病理得到证实,患者的TNM分期为Ⅰ期~Ⅱ期,患者全部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排除视觉不良、精神疾病、听力障碍等妨碍测试的疾病,所有患者全部自愿接受心理治疗和评估;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4~69岁之间,平均56.2±10.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2~71岁之间,平均57.2±9.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在入院的时候和化疗之前进行常规干预,其中包括向患者讲解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化疗方法、化疗目的、化疗常见毒副反应和防治对策等;观察组44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其中包括饮食指导、疾病基本情况、治疗方法以及认知误区等方面内容,化疗之前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交流,掌握患者的思想情况、对疾病认知程度、性格特点、经济来源以及家庭环境等,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化疗过程中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关键性和相关毒副反应,使其保持心理准备,通过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当患者发生毒副反应的时候,通过指导患者阅读报纸和杂志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为患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缓解恶心呕吐等,采取暗示性语言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在心理上缓解患者对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敏感性;患者在第一次化疗之后通常抱有极大希望,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但是治疗第一个疗程效果不满意的时候容易出现悲观和急躁等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完全理解患者的情绪,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当患者准备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其思想情况,弱化患者角色,使患者能够重新返回工作岗位或是建立家庭生活的美好前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心理干预之前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2],心理干预1个月再次测评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归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之前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后生活质量中情绪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获得显著提高,一些化疗副反应例如失眠、疲乏和恶心呕吐等获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高,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但需要重视患者的生存期,还需要提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肺癌的化疗对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为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3]。通过对本文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后生活质量中情绪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获得显著提高,一些化疗副反应例如失眠、疲乏和恶心呕吐等获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肺癌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体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7.

[2]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学大学出版社,2010:263-267.

[3]王建平,林文娟,梁耀坚,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2,29(12):84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