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质量控制

周彬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高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涉及的穿越式工程施工项目也快速增多。此类工程技术的增加,对于我国复杂地形地区,铁路贯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功效。在此现状下,关于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的关键技术及施工中的安全质量控制,也引起了施工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注意。简要分析了当前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质量控制,以期为我国铁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顶进涵;关键技术;安全质量控制

引言

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能够确保铁路行车不中断,它是对铁路既有线的一种加固。在此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为既有线路进行基坑开挖、滑板浇筑以及为滑板顶板设置润滑隔离层,最后在滑板上为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和修筑后背,安装顶进涵设备。在如此循环中,实现对顶进涵的安全就位。

1工程概况

本工程路段内的既有铁路分为胶黄线Ⅱ-6道、胶黄下行线、牵出线、岔间线共计四条线路,日均行车列次约为110列次。四条线路目前均为内燃铁路,其中下行线和Ⅱ-6道有接触网,接触网均未投入使用,胶黄下行线线路允许最高速度为60km/h,其余三条线路最高速度为45km/h。采用下穿顶进法施工,下穿Ⅱ-6道采用1-16m框架桥,框架在Ⅱ-6道西侧预制;下穿胶黄下行线、牵出线及岔间线采用1-14m框架桥,框架在胶黄下行线东侧预制。其中①号箱体顶程46m,②号箱体顶程56.5m,③号箱体顶程54m,④号箱体顶程39.5m。本工程采用D型便梁加固线路,每条线路先架设2孔D24便梁,进行支撑桩施工,支撑桩施工完成后回填路基,纵移2孔D24便梁,架设1孔D16m便梁。便梁全部架设完成后开挖路基,进行地基处理、顶进施工。

2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关键技术

2.1基坑维护技术

在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项目中,基坑工程为主要的工程项目之一。基坑工程在施工中,为保障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应确保基坑工作面的平整度及排水通道的通畅性。基坑作为顶进涵的基础工作面,其工程质量对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因此,基坑工程施工中开挖土方量、基坑深度等参数,都应严格根据施工内容进行设计。

2.2既有线路加固技术

铁路顶进涵施工中涉及较多的既有线路,因此在施工中对既有线路造成的损害现象也较多。在具体施工中,为保障此类铁路段的安全应用,施工人员应针对既有线路进行严格的加固施工。通过加固施工,确保既有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前,在具体施工作业中常用的加固技术有吊轨加固法、工字钢束梁法、轨束梁加固法。此外,在工程施工中,因地质现状及既有线路质量现状,具体施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施工中地质现状为富水性,工程承载力就较弱。为发挥加固施工效果,低高度施工便梁方法则为有效的工艺技术。

2.3后背加固技术

铁路顶进涵基坑施工中,后背为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分析,后背工程现状及负载现状,影响着工程整体的负载现状及工程质量。实际施工中,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效果,并且避免后背冒顶塌陷等工程事故的出现,在工程施工之前,工程设计人员应通过取样测试和受力计算核准后背的最大顶力现状,并依据计算数据进行后背工程的加固,以此确保顶进涵施工的顺利开展,保证后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3.1前期准备

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前期准备为主要的工序内容。前期准备中,涉及的工程准备内容主要为测量划线、水电工程、工程地面。为此,需确保工程施工位置的准确性,保障水电工程施工通畅进行。同时要进行地面平整,确保工程后期施工的水平质量合格。此外在施工中,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还应确定排水沟和集水井的位置,确保积水的有效排放。

3.2开挖作业

基坑位置确定、测量放线作业结束后,前期工程准备完毕,接着进行基坑工作面开挖,开挖的过程中应确定箱涵孔径尺寸,并且在开挖中注意工地边坡坡度,防止因坡度过大造成滑坡现象。此外在施工中,根据季节的变化对边坡工程进行防护,也为主要的工序之一。

3.3箱梁预制

铁路顶进涵施工箱涵需提前预制,以此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降低工程施工中的施工难度。当前在施工中,为确保箱涵施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箱涵物体应确定箱涵顺序,通过依次标注的方式确定箱涵的施工顺序。此外,为保障箱涵施工的稳定性和箱涵施工质量,施工中应设立一定的隔离层,并落实底板加固作业。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提升底板的稳定性。施工结束后,为保障箱涵应用质量的稳定性及后期应用的耐久性,还应进行防水施工,具体作业中,主要通过设立防水层的方式施工。

3.4顶进涵顶进

主要程序作业结束后进行顶进涵顶进作业。顶进之前,为保障顶进效果和顶进质量,工程人员应针对后背现状、地面现状、机械设备现状进行统一的调试测试,确保机械工程及工地现状符合施工要求。如果存在异常现象,则需进行异常现象的解除修正。修正结束后进行顶进涵顶进。顶进中,为避免内部不良现象,应进行试顶作业,根据试顶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顶进作业。顶进中,应及时复原千斤顶,以此形成循环操作,确保箱涵施工的稳定推进。

3.5恢复养护

箱涵工程施工结束后,对既有线路进行恢复养护。恢复养护中,对前期临时加固设施进行拆除。加固工程拆除结束后,对铁路工程轨面进行水平校准作业及轨道方向的调整作业。校准调整结束后,则要进行最终的工程养护。养护中主要对轨道面及受损的轨道设施进行维护,并且对松动的轨道进行加固,以此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6安全管理

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中,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和作业程序的稳定推进,安全管理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在具体施工中,为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通过现场监管和第三方监理的方式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且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后期设备操作过程中和工程施工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以此促进各项工程的稳定推进,保障最终的工程施工质量。

4施工方案

4.1顶进作业

1顶进前检查工作主体结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及保护层已按照设计完成。线路加固、后背墙、后背桩及各类施工机械符合要求。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安装的顶柱(铁)与顶力轴线一致,并与横梁垂直。劳力组织及观测、试验人员分工明确。与运营部门协商确认的施工安排、线路防护监测抢修人员及通信、照明等应准备就绪。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措施应编制完毕。

2、试顶和箱体启动:各观测点均应有专人负责,随时检查变化情况。开泵后,每当油压升高5-10MPa时,应停泵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当千斤顶活塞开始伸出,顶柱(铁)压紧后应即停顶,经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时,再开泵直至桥身起动。

3、顶进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墙的反作用力,涵洞箱体前进。箱体前进后,回镐使千斤顶复原,然后在空挡处填放顶铁或传力柱,以待下次开顶。每次顶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柱(铁)安装和后背变化情况。

4.2注意事项

1.箱体顶进为不切土的空顶,需要注意控制好箱体顶进的方向。严格控制中线偏移和水平高差,经常观测,及时进行纠偏的调整水平。

2.安放顶铁、顶柱要做三个一致,即轴线一致、长短搭配一致、位置一致。为减少顶柱自由长度和增加稳定性,在传力柱中间加2cm厚的钢板一道。

3.在顶进过程中,箱身每前进1m,对箱身的轴线和高程进行观测,并要详细做好记录,如发现偏差及时通知顶进指挥人员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5.3纠偏

1、顶进时,方向和高程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在顶进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严格加以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2、所有千斤顶均采用一台油泵控制,但各千斤顶均单独设置一油压阀门,如发现方向偏移,则采用增减一侧千斤顶的顶力:即开或关一侧部分千斤顶阀门,增加或减少千斤顶顶力数。如向左偏,即关闭减少右侧部分千斤顶,如向右偏则反之。

3、“抬头”:挖除箱身前断土体,并超挖(设计标高)5~10cm,宽度与箱身相同,在顶进中逐步调整。

4、如果出现“扎头”,掏出箱身前端30cm下部土体,深度约3cm,塞入2cm钢板,并形成不大于5%的坡度至设计标高,在顶进中逐步调整。

结语

总之,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在施工前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认真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另外,PDCA模式管控在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要重点做好对施工中的技术难点的管控,同时管理好施工全过程的文件,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2017[S].

[2]陈锡辉.LabVIEW8.20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标.下穿既有铁路立交桥施工时的线路加固设计[J].路基工程,2005(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