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几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指导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几点尝试

党瑞芳

广西北流市新丰镇水垌小学党瑞芳

〔摘要〕儿童的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是小学阶段。儿童如果在此阶段能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和积累语言的习惯,将会对他们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关键在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为小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水平提供更多的机会,并让小学生能够在诵读、写作和生活中进行语言积累,从而为他们以后人生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积累,“学理如登塔,学文如积沙”的比方,就是对积累特点的最佳概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名言,就是对积累功能的最好诠释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中“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一开始就是以词语教学为基

础的。但在前几年新课标的解读与宣传中,有人提出了“淡化知识、淡化积累”之说,词语教学与积累更多地被视作是小学阶段的任务,而在小学的课堂与课外被轻易忽视,词语的基础功能被模糊,结果导致了现在错别字五花八门、无处不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学习和语文的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教师必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拨乱反正,多分析引导,追溯源头、找出对策,从而杜绝错别字,规范语言运用,使学生的积累运用向着更良好的趋向发展。下面笔者就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做法:

1激发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

指导小学生学习语言是老师、家长与小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起着主导的作用,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们学习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学习语言,老师和家长在学习生活中就应该努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内部动机,使他们善于并且乐于学习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他们学习语言的内部动力,其强弱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质量。家长和老师应当在充分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激发其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其明白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在默读中理清思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路,可采用默读。因为默读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冷静地思考。要求默读时对每一篇课文都要先弄清这是什么类型,板书时点明:人、事、活动、景物。比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在弄清是写事的文章之后,深入反问:写谁?谁怎么样?与教科书有什么关系?然后串成课文内容: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英勇地牺牲了,接着继续在默读中弄清写作的顺序,列出几种顺序,教给几种分段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珍贵的教科书》是写事的,肯定按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分段,先分三大段,再把事件的经过分两段:取书、护书。这样一边默读,一边点拨学生,思路一清,分段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读写结合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得多写。即使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缺乏多写的训练,恐怕也不会形成较高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在课内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如经常进行仿写、扩写、改写、续写等。通过课内课外的写作,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倾注于笔端,真正做的读写结合。

4复述积累语言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经常进行复述训练,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低、中、高年级都会有一些寓言故事,我会经常利用这些有趣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在复述时对原文的某些方面加以改变、扩展等。如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扩展情节、续编故事等。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提高了,而且复述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出了语文学习的策略,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词语积累看似简单,但绝不是教师教拼音、教书写就能轻易解决的,我们要把积累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创新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