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漆青忠

漆青忠

(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管理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心脏骤停需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8年2-2019年3月;按通气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和观察组(球囊辅助呼吸),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心脏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时间(8.59±4.26)s,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92.36±2.15)%,对照组分别为(60.23±4.56)s、(80.12±1.00)%,P<0.05。观察组心脏复苏成功率95.2%,对照组72.7%,P<0.05。结论:临床在抢救心脏骤心肺复苏患者时使用球囊辅助呼吸效果优异,建议推广并借鉴。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临床疗效

心脏骤停具体是指在各种内外因素下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现象,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致使该症状成为临床常见和多发症状。心脏骤停会引起患者全身组织细胞出现缺血、缺氧现象,情况较严重者还会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心肺复苏是目前临床救治心脏骤停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并且在救治心脏骤停患者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气道处于通畅状态,并且及时对患者实施人工辅助呼吸,从而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1]。此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球囊辅助呼吸和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2-2019年3月内的心脏骤停需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22):男/女(15:7),年龄50-79岁,平均(64.58±10.47)岁。观察组(n=21):男/女(14:7),年龄51-79岁,平均(64.36±10.17)岁。对比分析43例患者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气管插管通气:相关人员徒手按压患者心脏,按压频率保持在100次/min以上,按压深度必须超过5cm,且按压与放松间的比例保持在1∶1。在按压过程中实施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但需注意,在置入气管插管时先暂停按压(时间≤1min),保证气管插管顺利置入后在恢复正常按压。严格根据患者情况而定,若情况较为特殊,则可进行电击除颤,并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实施治疗。

观察组:球囊辅助呼吸:按压胸外心脏布置、具体措施、时间均同对照组。

按压过程中实施球囊面罩通气救治,通气频率确保在12次/min左右,按压通气比例控制在30∶2;其余步骤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2];

1.3.2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心脏复苏成功率;

1.4统计学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实施计算,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值实施计算和检验,平方差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百分数(%)表示,两组研究对象产生的数据资料,以P值在0.05区间(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

数据显示观察组建立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心脏骤停会导致患者排血停止,因此心脏骤停又被称之为心搏骤停;调查发现中毒、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等因素均可导致心脏骤停;并且日常生活中的严重创伤、溺水、电击伤等意外事件也会导致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因此需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目前在院前急救措施中,人工循环、人工呼吸、人工除颤等均属于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措施,上所措施均可支持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其中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以往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措施,该措施对心肺复苏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研究发现建立人工气道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插管技术要求极高,因此很难再短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辅助呼吸[3-4]。

此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是球囊人工通气辅助呼吸措施,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8.59±4.26)s,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92.36±2.15)%,且心脏复苏成功率95.2%;可见临床效果显著。并且球囊人工通气实际操作较为简便,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操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在实施院前急救中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对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研究报道称:气道建立过程越快,患者心肺复苏时间越早,所以对心脏骤停的患者预后情况越好。由此可见在院前急救中尽量使用球囊人工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5]。

综上所述,建议将球囊人工通气方法实施于院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中,在整体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同时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邱全煌,谢伟山,张新斌,等.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28-29.

[2]邱伟,王贤,邓世富.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J].内科,2018,13(2):102-104.

[3]马俊祥.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J].临床研究,2016,24(7):167-168.

[4]穆庆华.不同的人工通气方法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59-60.

[5]雷艳青,徐鹏.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