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治

徐丽琴

徐丽琴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2)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治以及疗效,总结经验及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并总结经验。结果:经过治疗,在所选取的58例患儿中,48例患儿痊愈,9例好转,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紫癜肾预后差。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目前在临床上有着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仍需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断;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234-02

所所谓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又叫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及肾损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男孩多于女孩,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蛋白过敏、药物、感染,疫苗接种、麻醉等因素有关,近年很多报道发现50%病例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病例中,年龄在3~14岁之间,住院的时间在1~5周之间;其中男性33例,女人25例;单纯型22例,腹型17例,关节型11例,肾型4例,混合型4例。多数的患儿起病急,首发症状先后不一,多数以双下肢及臀部特征性皮疹为主,少数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为首,发病前1-3周多数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1.2临床的确诊及鉴别

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的诊断较容易,但若症状不典型,需与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阑尾炎、急性肾炎、继发性肾炎等鉴别,血小板正常或增高可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辅助检查有助于了解病程及并发症,发生肾损害时尿常规可发现血尿、蛋白尿。消化道出血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腹部B超及诊断性空气灌肠有利于诊断肠套叠。

2.临床治疗

2.1一般治疗

需卧床休息,避免过敏原,补充维生素,若存在感染,需控制感染,若合并荨麻疹等过敏情况,可使用钙剂和抗组胺药。若存在消化道出血,需禁食,可静滴西咪替丁,20~40mg/(kg?d),必要时输血,腹痛可用解痉剂。

2.2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激素对腹痛和关节症状效果好,但不能预防肾损害发生。常用泼尼松1~2mg/(kg?d)分次口服,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5~10mg/(kg?d),也可用地塞米松、甲强龙;国内外的临床试验均证实运用环磷酰胺的有效性,其与激素联合优于单用激素治疗NS型紫癜性肾炎。故重症过敏性紫癜肾炎可运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雷公藤多苷等。

2.3抗凝处理

主用是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本院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每日3~5mg/kg或25~50mg/d,1次/d;或分次服用潘生丁3~5mg/(kg?d);还可用肝素或尿激酶。

2.4其他治疗

CCB如硝苯吡啶0.5~1.0mg/(kg?d),NSAID如消炎痛2~3mg/(kg?d),均分次服用,有助血管炎恢复。依据情况可选择补肾益气和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如银杏叶片、复方丹参片等,口服3~6个月。

3.结果

通过对本组58例患者的积极治疗,48例临床治愈,9例明显好转,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治愈率82.76%,治疗有效率98.2%。1例肾功用不全者并发紫癜肾预后不良。

4.讨论

按临床表现可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及肾型。典型的皮疹常为本病首发临床表现,表现为高于皮面的紫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可形成出血性坏死,对称分布,高出皮面,伸侧为主,多见于双下肢及臀部,躯干及颜面部罕见。皮疹分批出现,特点为皮疹越出越少,越退越快。皮疹消退后易复发,部分患儿于数周、数月后复发。复发诱因常为重复感染,再次接触过敏源或活动后劳累。

腹型首要表现是阵发性剧烈腹痛,部位不固定,但以脐周及下腹为主。主要原因是由血管炎引起的肠壁水肿、出血、坏死或穿孔导致。若进食量突增、进食致敏食物,可引起腹痛反复或加剧。可伴有呕吐,黑便或便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呕血多见于重症患者,偶见肠套叠,肠梗阻或肠穿孔。关于以腹痛为首发病症的病例,易按照急腹症处置,需仔细查体及配合辅助检查,应做到和急性阑尾炎、肠套叠、急性腹膜炎早期鉴别。

关节型临床也多见,本研讨中约22.4%的患儿呈现膝,肘,腕,踝等大关节肿胀,部分有肿痛伴活动受限,但症状消失快,皆未发生后遗症。单纯的关节肿痛为首发病症的易被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也应仔细鉴别。

肾型症状多发生在病程一月内,也可在病程晚期,症状轻重不一,少数以肾炎为首发症状,多数呈紫癜性肾炎表现,少数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大多数能完全恢复,少数导致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预后差。

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而言,过敏性紫癜男孩多于女孩,临床表现也是不尽相同,对那些在早期没有出现典型皮疹的患儿,要严密监测病情,避免漏诊误诊。在本组患儿的研究中,虽然治愈率可,但是还是存在了紫癜肾的发生,且肾损害多在其他症状消失后发生,与肾外症状无相关性,所以本院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规监测尿常规半年,做到早期发现紫癜肾并早期积极治疗,对预后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王玉石,王玲,付涵.儿童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

[2]曹良玉.儿童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3]姚家会,彭刚,练凤莉.6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