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许少娟

(西安北车医院护理部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跌倒坠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跌倒坠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出现的跌倒坠床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跌倒;坠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206-02

脑卒中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受损或血管阻塞引发血液流通不畅而导致,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症状表现有四肢无力、口眼歪斜、平衡功能失调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分析患者干预后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9.35±2.3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7±1.28)年。观察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7.38±2.19)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49±1.2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②患者病程超过1年;③患者及家属均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恶性肿瘤或免疫缺陷患者;②合并精神方面疾病患者;(3)心脑血管存在异常患者。

1.3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仪连接,对患者生命体征、体温等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同时给予解痉镇痛、补液等常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内容如下:(1)危险评估:依据患者本身情况,将患者年龄、病情发展程度、意识状况、以往跌倒情况、自护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评估结果为高危险患者给予高度重视。(2)健康宣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关于该病的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跌倒及坠床的因素,并建立预防该情况发生的措施,让患者对防止跌倒的方法熟悉掌握,并将患者在此期间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疏导,树立患者信心。(3)护理人员培训: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出现的跌倒和坠床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通过针对性培训后,由护理人员对该组患者进行宣传指导。(4)病房环境改善:在病房显眼位置悬挂防跌倒警示牌,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保持房内整洁无障碍物,呼叫装置位于患者病床两侧,并要求护理人员不定时进行查看,降低患者出现跌倒或坠床现象。(5)护栏、束带应用:对于自护能力差或情绪不稳定患者,采取增加床栏装置或束带,告知患者家属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不得随意撤下床栏或解开束带。(6)24h陪护:医护人员加强对病房巡视,确保病房环境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保持地板干净干燥。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比例。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跌倒坠床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脑卒中偏瘫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比例逐步升高,由于血压增高,血液粘稠度变厚,引发脑血管内血液流通受阻,供血不足,偏瘫是脑血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肢体肌力下降、平衡功能失常,该病具有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大大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2]。

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常伴随着脑功能及躯体功能障碍,肌力下降,出现跌倒坠床现象,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传统的护理干预因受到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无法为每位患者展开实时护理,加之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多数情况下需要患者自我护理或家属辅助进行护理干预,这就意味着护理的实施不具备合理性、针对性及准确性,患者住院期间仍存在较高的跌倒坠床风险[3]。为了减少该情况出现,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方式,分析造成患者易出现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规避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跌倒坠床比例,原因在于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能够从患者自身入手,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经过培训,显示出合理及优质性。通过环境改善及医护人员陪护,对患者情绪的稳定、突发状况的处理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跌倒坠床风险,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叶頔,王亚东,胡军.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自我康复的促进作用[J].中国康复,2018,33(6):496-498.

[2]孙蕾.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19):91-92.

[3]李杰.连续康复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19):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