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语言积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浅谈小学语文的语言积累

刘飞

◆刘飞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十四小学635000

一个人生平的积累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对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我认为语言的积累尤为重要。修订大纲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多次提到“丰富语言的积累”、“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意积累语言材料”等。小学三年级的新课程已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并设置了积累项目,明确要求学生读、背等。

由此可见,语言积累对于作文刚起步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积累语言,从口语交际入手

口语交际时,师与生、生与生的语言互动中常会听到精彩的语句、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那是学生平时积累并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我总是及时进行夸奖,表扬学生词汇丰富、善于积累,并将这些词汇写于黑板上,读一读,让更多的学生记住这些词,并学习运用表达。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口语交际《春天来了》,我引导学生说句子:春天,什么花开了?有的说:“春天,粉红的桃花开了。”有的说:“雪白的梨花开了。”有的说:“金灿灿的油菜花开了。”老师抓住学生语言的闪光点,将“粉红的”、“雪白的”、“金灿灿的”等词写在黑板上,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积累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便会自觉地收集。也可以由老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一些词汇,让学生自由选择,将恰当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在口语交际中积累词汇。尤其在一、二年级,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有所积累中表达,在表达中积累,丰富语言。

二、语言积累,从课文入手

每一篇课文都有新词新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采用让学生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表演读等形式将课文熟读成诵,融会贯通;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自己喜欢的词、句,同桌或小组交流,做到每学完一课,抄摘6个学生喜欢的句子、十个词语,并以此作为学完一课的家庭作业。对于积累、运用中出现的词句,我在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让学生选择词语练习说话,让学生比赛背一背,看谁记得多,如此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储存。日积月累,将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形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运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三、语言积累,从课外入手

1.从课外阅读中获取。

我班有一个学生在写校园的景物时写道:校园里的花坛中有很多花,有红色的美人蕉、红色的月季花、红色的鸡冠花。虽然几种花都是红色的,但它们却红得各不相同。我将这个句子找出来,让学生帮他换几个不同的表示红色的词。结果改为:校园里的花坛中有很多花,有鲜红的美人蕉、粉红的月季花、紫红色的鸡冠花。为什么这个同学只有一个词来描写花的色彩呢?那就是因为他脑子里积攒的词汇量太少。要提高阅读和写作的门径,必须积累很多的词句并加以灵活运用。积累语言的好途径,那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如果学生能在课外阅读中通过自读自悟,自求得之,无形中便积累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2.从生活中积累语言。

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纵横交叉发展,在实践中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平时,我鼓励学生除了多看一些课外书,还要求每周听学校广播,闲暇时在家也可看看电视,多到图书馆、网上查阅资料,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增加新词汇。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借阅课外读物,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让每个同学轮流每天在早会时间向大家推荐一个成语,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或用这个词说句话,其余的学生便将成语记在收集本上。通过大量的阅读、收听、观看来获取积累,学生主动、兴趣浓,又活跃了写作思路。

3.制作摘录本。

我让学生摘录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成语类、人物类、动物类、景物类及其它类。比如将人物分为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摘录所遇到的新的好的词汇,变零散积累为整体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鼓励学生装饰摘录本,并一个月作一次展览,同学互相交流,借阅欣赏。这样变机械积累为兴趣、有意识的积累,天长日久,学生受其语言熏陶,作文时所需词句就会随着思绪自然流淌出来,写起来也就能做到得心应手、妙语连珠。

四、勤练笔,运用中积累语言

为了更好地形成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靠七八篇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平时多做“小作文”、“小练笔”。小学阶段,要求每周至少有一篇作文,还可根据学生差异,鼓励学生坚持天天记录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事或景。这样,在不断的习作中,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越来越好。因此,语言积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重视,做到学习不断、积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