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陈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陈鑫

陈鑫

兴安盟人民医院急诊科137400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利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诊科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利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理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科;脑卒中;应用疗效

脑卒中也被叫做脑血管意外,作为脑血管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脑卒中让患者脑中的血液循环出现异常,产生突发特性,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偏瘫以及功能型障碍,患病与死亡概率不断上涨,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将会威胁到患者生命。所以要立刻为患者提供治疗与护理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当中预见性护理是新型的护理方法,这个护理方法是按照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预先展开护理,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文中将预见性护理使用到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当中,获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诊科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是42-77岁,平均年龄为(61.6±3.3)岁;观察组当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是43-77岁,平均年龄为(61.5±3.4)岁,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预见性护理,详细步骤如下:

1.2.1生命体征监护

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关注多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如果产生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并且帮助医生展开处理,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中,预防出现并发症。

1.2.2肺部感染护理

为了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要及时通风换气。针对发病患者在48小时之内禁食,然后利用鼻饲的方法进食流食,为了防止出现误吸,要抬高患者头部30°,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堵塞呼吸道,重视患者的口腔卫生,在患者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深呼吸,防止产生肺部感染。

1.2.3褥疮预防

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因为感觉丧失,某些部位局部营养不良,虽然是中度承压,但是也可能出现压疮。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压疮可能出现部位的肤色,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如果是高危患者,要创建翻身卡,利用腰背部的翻身垫、手足圈,有必要的利用气垫床。尤其是在骨隆突处预先放好透明贴进行保护。每经过两到三个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动作要轻柔,将翻身的时间进行记录。床头交班过程中,一定要对压疮易发处的皮肤情况进行检查。床上使用便盆时,要协助提高臀部,不能硬塞,预防擦伤皮肤。另外要防止潮湿,要勤擦洗,勤更换。

1.2.4预防尿路感染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排尿情况进行观察,对24h尿量进行监测,若果尿潴留,患者排尿时为患者耻骨加压或者热敷、对腹部按摩帮助排尿。如果患者留置导尿,要每天更换引流袋或者是引流管,每两周更换导尿管,保证畅通的引流袋,位置适当,对外阴与尿道口进行清洁消毒,每天两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预防产生感染。

1.2.5预防下肢血栓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高蛋白、低糖、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早日活动,帮助患者按摩瘫痪肢体,展开被动活动,活动的时候保持仰卧姿势,垫高下肢高于床面大约25厘米,选择正确的静脉血管穿刺,避免下肢静脉输液,保证完整的血管内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率、并发症出现率。根据医院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来展开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总分百分制,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90-100分是十分满意;70-89分是满意;≤69分是不满意。总满意度等于十分满意率与满意率的和。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当中,全部数据利用SPSS18.0来分析,同时利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利用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急诊科是提供救治以及治疗的科室,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非常急促,病情严重,经常表现出一系列的恶心、头痛、上下肢活动度下降,或者突然失语的症状,要立即接受治疗,如果未给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治与护理,患者容易产生生命危险,更有甚至会死亡。因而,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立刻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更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帮助患者的自我效能获得好转,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预见性护理可以预先按照患者可能出现的多种高危因素,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实行预见性护理的关键目的是让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以及护理,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利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理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惠力.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212.

[2]鲍立娟.急诊科预见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09):64-65.

[3]张莹.浅谈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7,36(09):138-140.

[4]刘高.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评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02-204.

[5]黄珍珍.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2):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