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建设与实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对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建设与实施分析

崔广荣

聊城冠县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聊城252500

摘要:农村电网改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智能配电台区系统作为国家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和配套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农网改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能配电台区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实现智能电网和坚强电网,满足农网智能化发展需要,满足用户对供电能力与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农网;智能配电台系统;功能;建设与实施

引言:对于农网而言,配电台区实现智能化可有效确保其在运行上的稳定性,因而对配电台区的智能化建设进行探析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探讨配电台区如何实现智能化,进而浅述其实现智能化后有何创新表现。

一、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遵循原则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须遵循“标准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现场勘测,分析比较不同地区负荷规模大小、负荷密度及地理情况的不同,结合理论,制定出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须检查原有配电台区的资源和设备,如还能使用则应充分应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负荷状况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选择与之配套的智能配电台区功能配置,并确保类型的一致性。

二、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模式

1、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

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只适用于100KVA以下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特点是容量小、负荷水平较低、负荷分散,主要分布在城郊或者乡村。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具备变压器监测、保护、通信等基本功能,较为简单、便于操作。

2、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

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在100KVA及100KVA以上、中等负荷水平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适用。较之于功能简单的简洁型智能配电台区,其除了具备配备电压器基本监测、保护和通信功能之外,还包括三相不平衡治理、无功补偿控等高级应用功能。

3、扩展型智能配电台区

扩展型的智能配电台区通常在对电能质量有特别要求、对电能质量影响较大的农网智能配电台区适用,且负荷水平很高。扩展型智能配电台区是简洁型和标准型智能配电台区的拓展延伸,其功能更强大、齐全。除了具有一些基本功能之外,还有高级应用功能,可对分布式能源进行控制与检测、对配电台区线损进行管理选配、分析经济运行等等。

三、论述智能配电台区系统的功能

1、监测与保护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数据

智能配电台区系统能够对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交流模拟量,电能示值、总电能量、各费率电能示值等电能量,电压合格率、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信息进行采集与统计。系统能够保护配电变压器的过压、过流、过压、过热,确保配电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2、监测用户用电信息、配电变压器计量总表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智能配电台区系统可以对用户电能表数据、供电电能质量、电能计量装置及用电负荷等信息进行处理,综合管理公共电台区智能电能表,分析和判断智能电能表的异常情况,确保电能计量的有效性,记录和储存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数据,保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常工作。

3、管理负荷与电能质量

智能配电台区系统能够对电台区的负荷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变压器功率、费率和电能量等定值。系统还能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的管理:动态补偿无功功率、跟踪补偿负荷变化的各次谐波,有效治理台区负荷三相不平衡问题[1]。

4、安全防护功能

智能配电台区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主要包括防盗、防窃电、信息采集及互动化管理等安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配电台区的重要设施,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出现异常的设施名称及地点等重要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在线监测配电台区的用电信息,及时处理非正常的用电信息,防止出现窃电行为。系统的硬件安全配备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的要求,能够保证数据储存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互动化管理方面,系统提供的接入方式主要为无线连接,可以与用户及维护人员进行双向数据交互,制定科学的电价策略,规范用户的用电结构与用电方式,使电能的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配电台区系统还具有视频监测、环境监测、线损计算、经济运行分析、事件及告警处理以及人机交互等功能。

四、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建设与实施

1、农网智能配电台区的建设和改造

在农网智能配电台区的建设和改造中包括新建台区和改造台区。在新建台区方面,配备的传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谐波治理装置的设施,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安装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或箱式配电站及相应的辅助设备和仪表,然后将电气线路依据标准接入配电箱或者是箱式变电站中。在改造台区方面,为了方便安装智能一体化配电箱或箱式配电站,要以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技术为标准,对台区原有的安装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并安装配备的辅助设备和仪表。安装的一体化配电箱或者是箱式配电站不仅要满足国家的技术标准,还要包括变压器、通信接口、线路状态采集装置、智能监测终端低压配电装置和台区信息采集装置,以加强其监测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

2、农网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的管理和维护

农网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直接影响着其运行效果。因此,在农网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的管理和维护方面,要根据农电管理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对完善的管理和维护平台。智能配电台区要保证无论是远程还是本地都可以获取智能台区运行的相关信息,能够利用手持终端本地化配置与采集智能台区重要设备的信息,并能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实时在线或者是轮询式访问。所以,智能配电台区的后台软件系统应该包括数据实时采集与显示、设备在线状态的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同时还必须具备经济性分析、电量质量分析等分析功能。

五、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创新体现

1、观念的创新

农网智能化电台区改变了传统观念,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四新”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对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以及今后的电网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主要采取明白收费措施,有利于用户了解用电缴费。

2、机制的创新

农网智能化电台区实现了机制的创新,可实现信息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节省了收费、核算、抄表等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3、管理的创新

农网智能化电台区实现了管理的创新,与传统中处理故障的方式存在本质差别。传统中,发现故障只能上报,分析具体情况后找出解决的具体对策,这过程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但农网智能化电台区建设,使得故障发现到排除故障实现智能化管理,保障了供电安全,且对电网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小。

六、结语

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建立农网统一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平台,将配电台区实时数据用统一的平台进行采集、存储,形成实时数据综合数据库,实现配电台区实分析与管理功能。本文提出的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功能建设,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需要通过系统运行来检验功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巍,赵云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思考.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25(4)

[2]刘振亚主编.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4

[3]Q/GDW615-2011.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功能规范和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1]罗盛锐.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

[2]岳红权,吴仰宇,李玉成.农网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