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高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高效

于苏华

河南项城市付集一中于苏华

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注定了这一学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因此我觉得要将兴趣教学渗透在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因为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激发,有了乐学的欲望,整个学习气氛自然会和谐、愉快起来,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当然会提高了。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是:

1.我觉得首先应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要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获得最高、最理想的效益,教师的“教”就应灵活多样。例如,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的乐趣。

2.应该从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下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事情有如下几种:以前经历过,并且做成功的事;最能获得成功的事;能给他们愉快感的事;适合学生本人水平的活动;新奇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本人的注意和好奇心的事物。

符合这些条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趣味书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这样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形成有序、有趣、有利、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成功逃脱了吗?结局如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部长篇小说。教活课文,拓展延伸。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的精彩品尝,诱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扩展阅读法,使学生的阅读触角自然向课外延伸。

二、以新颖的导入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以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等方法引入,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结合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作文时令人头痛的问题,学生遇到作文,往往是翻书东拼西凑,不是抓不住中心,就是离了主题,针对这一点,我在每次作文教学之前都是有针对性地布置搜集题材的任务。如学写建议书,除了交给一般格式外,首先布置学生自行搜集题材,找出学校还存在些什么需要改进的问题。这样一布置,习作中体现的全是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还真中肯。如污水处理的问题、垃圾处理问题,还有学校生活的改善等等,这样一来,有了题材,习作时就不会乱写一通了。因此,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情绪的激活,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四、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容许、照顾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优势、志趣、爱好和独立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很有帮助。特别注重学生的表现欲望,哪怕进入高年级也是如此,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分配给学生一定的工作,使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才能。

六、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班级特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机动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会避免学生学习的枯燥无味,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使我们的课堂改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