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汪清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于春华

吉林省汪清县气象局133200

摘要:长久以来,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会降低粮食产量和品质,同时还会影响粮食安全。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也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通过分析汪清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防灾减灾对策,对于科学有效利用气候资源,降低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汪清县

引言

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不利天气或气候异常的总称。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制约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暴雨洪涝、干旱、冰雹、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大,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我国灾害管理水平仍旧处于单一化特征,缺少全面系统化的管理,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减灾方式共享和部门联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降低了综合减灾效益。虽然影响农业气象灾害的发展因素复杂多变,但研究成灾机理,可以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确保农民有充足的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1、汪清县气候环境特点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珲春市,西与敦化市,南与图们市、延吉市,北与黑龙江省宁安、穆棱、东宁县接壤。地处长白山麓,属山区,平均海拔806米。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多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垂直变化较大。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日照时间,适宜栽培黄烟、水稻、蔬菜、大豆、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向日葵、蔬菜、玉米等作物。汪清县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冰雹等,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汪清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2.1干旱

汪清县的干旱灾害主要包括有春旱和夏旱,其在出现的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若干旱灾害出现在春季,此时农作物正处在播种和育苗的关键时期,此时降水量不足会延缓大春农作物播种和育苗的时间,不利于出苗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农作物产量;若干旱灾害出现在夏季,此时外界气温较高,加剧了土壤内水分蒸发速率,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极易造成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枯萎,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死亡。

2.2暴雨洪涝

农业生产过程中受暴雨洪涝的危害十分严重。对于水稻来说,若降水天气持续数日,再加上光照时间不足,早稻和晚稻中期的光照不足,使得稻根、稻杆或稻穗的生长发育速度减缓,最终导致茎叶徒长,在水稻后期根叶枯黄,为水稻纹枯病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影响了水稻的正常发育。另外,暴雨天气出现时,降雨强度较大,水稻茎叶很容易出现破损或折断的情况,由于光合作用不足,会阻碍水稻的生长。

2.3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主要有寒潮、霜冻、强降温等天气。汪清县低温冻害天气春夏秋三季都会出现。造成作物出现延迟型和障碍型冷害。夏季低温主要影响作物幼穗发育,直接危害结实器官形成,结实率下降。另外此时期低温有的年份加重春季低温,影响各种作物的发育期正常进程,生育期拉长,不能及时营养生长转变生殖生长,抽穗期推迟。晚霜冻对农业和林果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处于幼苗期的农作物和开花期的林果业影响更大;汪清县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极易出现冰冻和大雪天气,蔬菜、牲畜、果树等极易遭受冻害,积雪会折断林木、淹没蔬菜、压垮大棚等,再加上积雪融化过程中的气温极低,也会引发冻害,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

2.4冰雹

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是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引起的,其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大风、暴雨、剧烈降温等天气现象,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危害严重,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尽相同,形状越大越重的冰雹破坏力较强,持续时间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也会增加。一旦农作物遭受冰雹袭击,会折断茎叶、打落果实;同时还会破坏农业设施,给农民群众带来毁灭性的损失,对农作物的危害十分严重。

3、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3.1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气象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只有对当地气候资源和特点进行全面了解,科学有效的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确保增强农业高产丰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除了根据日常天气预报做好农事活动安排外,在调整耕作制度、农作物布局和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均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熟练掌握,通过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适当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倾向性,以达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对本地区气候分布特点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做好农作物品种布局,增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3.2气象服务保障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和品质同气象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对有利的气候条件进行充分利用,利用科学的方式指导农业生产工作,不断增强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应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尽快完善气象预警对农业生产服务机制,及时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降低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推动三农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发布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应加快新一代农业生产气象专用警报网系统建设,确保在农村地区全覆盖,积极推进气象信息进农村工程建设。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平台,不断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电视、广播、微信、微博、互联网等不同方式,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范围,将农用天气预报、常规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农作物病虫害发展趋势等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位农民手中,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服务。

3.4加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科研力度

只有加大对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力度,尤其是对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相关的防御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为政府部门科学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而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在做好单项研究的同时,还要将其逐渐过渡到分析研究灾害性天气系统,对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增强农业生产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高产丰收。

结论:

汪清县气象部门应对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势加强利用,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在发现灾害性天气后,及时分析气象灾害产生的影响,并发布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在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同时,还要借助于各种现代化多媒体传播平台开展农业专题气象服务,确保气象服务信息可以及时传递到社会大众手中,不断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崔晓霞,徐青文.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215-216.

[2]丁立芳.气象灾害对密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44-245.

作者简介:于春华(1965-),女,汉族,吉林省图们市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事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