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李经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李经立

李经立

广东正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作为其施工的基础,必须要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施工技巧,保证技术实施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技术要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对原料的要求

1.1水的使用要求

虽然水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种辅助资源材料,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沼泽水、工业污水、工业废水。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不得应用海水。拌制混凝土要符合下面的要求:水中不得有影响混凝土硬化凝结的糖类与油类,PH值必须大于4,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

1.2水泥的使用要求

水泥材料的选择最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水泥的强度等级,所以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按照水泥的强度等级的要求对水泥进行选择使用。

1.3骨料的使用要求

混凝土中,砂石作为骨料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需求量是十分大的。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应该进行统筹规划,仔细研究砂石质量、力学指标、开采储存办法等。对于骨料应当从经济、优质、就地取材等几个原则出发,进行合理选择。可以用天然骨料,可以用人工骨料,也可以用混合骨料。

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配制的合理性对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规定对混凝土进行配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可对土木工程竣工后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但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取决于生产者对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因此,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置的比例应按照标准范围合理设计,尽可能的保证其合理性、准确性及科学性。

2.2混凝土搅拌技术

如何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是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混凝土中的含水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准确把控混凝土拌制时间,第一次搅拌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砂浆流失的问题,混凝土搅拌完后应该将其完全卸载干净,禁止将所有混凝土卸除完之前投入原料搅拌。这样拌制出来的混凝土性能会更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也最大。

2.3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混凝土通常是搅拌好后再运输至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而在运输途中,要想保障混凝土仍然满足相关施工的规范要求,就必须对运输过程进行合理控制,要求如下:

2.3.1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能有充分时间进行浇筑和捣实;

2.3.2运输混凝土的工具不要吸水和漏浆,而且在运输的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

2.3.3当混凝土从运输工具中自由倾倒时,由于骨料的重力克服了物料间的粘聚力,大颗粒骨料明显集中于一侧或底部四周,从而与砂浆分离即出现离析,当自由倾倒高度超过2m时,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混凝土将严重离析。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3.4道路尽可能平坦且运距尽可能短。尽量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或不转运。

2.4混凝土的浇筑

2.4.1要对混凝土倾落的高度进行控制,要求其从吊斗口下落时的高度要小于2米,而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米时,就需要采用溜管或串桶等措施。

2.4.2混凝土的浇筑不能一次性全部浇筑完成,而是应该采用分段分层的方式,并且要注重浇筑的连续性,浇筑层的高度根据结构的特点,钢筋的疏密度来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倍左右,最大不能超过50厘米。

2.4.3在浇筑的时候,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的时候应该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的排列,逐点的移动,顺序进行时,不能遗漏任何一点,要做到均匀振实,移动的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一般为30-40厘米,振捣上一层时应该插入下层5厘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2.4.4上文中所说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果由于一系列因素要暂停,那么首先应尽量减少暂停的时间,并且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该按照所用水泥的品种,当地的气温以及混凝土凝结的条件来确定,一般超过两小时应该按照施工缝来处理。

2.5混凝土的捣实

当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为了使混凝土完全成型,并处于密实的状态,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捣实处理,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振捣方式,分别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2.6混凝土的养护

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出现裂缝以及收缩等情况,就必须要重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后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因此要及时洒水养护,具体的措施主要是:①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天;②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马上喷雾养护,然后再及时的洒水养护。塑性混凝土要在浇筑完后的6-18小时之内,再进行洒水养护;③混凝土的养护应当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确保在养护期间内,被养护混凝土一直处在表面温润的状态。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

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强度,首先对材料的采购环节就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对材料的采买过程中要对原料的厂家报告和出厂的合格证进行严格的审查。混凝土的制备要以配置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依据,选用符合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同强度的水泥不能随便进行掺用。同时还要保证砂的质地要坚硬,严格控制好砂中泥和杂物的含量。石子要选用尽量坚硬的碎石,尽量要有一定的级别。最后就是水要尽量选用含有糖类、油脂或者具有一定酸性的水,避免使用含有杂质的水。

3.2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处理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情况。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采取合理的混凝土的制备过程来防止出现裂缝。这就要做到要以不同的混凝土为依据,掌握正确的振捣时间,振捣时应主要掌握好快慢的节奏,同时还应该进行二次的振捣和抹面技术,使混凝土的内部的泡沫和水分进行消除。另外还要做好养护工作也会对混凝土的裂缝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还要做好水泥水化热的充分考虑,因此就要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整体施工水平的高低对土木工程的建设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不仅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还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要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

[3]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