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了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双了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王志纯

王志纯(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目的:观察双了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小活络丸,治疗组服用双了拐(白城中医院院内制剂),两组均一丸/次,2次/天,服用一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了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双了拐小活络丸风湿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41-02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患者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及周围软组织(韧带、滑囊、筋膜)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常伴有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以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因天气剧烈变化,气压骤然降低而发病,且常反复发作,其中疼痛是诸多症状中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在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60~70%,北方地区尤为多见,现代医学一般采用镇痛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等对症治疗,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大,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好,副作用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双了拐为白城中医院院内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笔者收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8例,其中38例服用双了拐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来自白城中医院2008~2009年度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38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1~10年不等,平均6年。

1.2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口服双了拐(吉林省白城中医院制剂室生产,方由当归、麻黄、马钱子、炙川乌、炙草乌、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年苋、地枫、防风、苍术、穿山甲、两头尖15味中药组成),规格为5g×10丸/盒,早晚各服1丸,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2.2对照组口服小活络丸(沈阳红药集团生产),1丸/次,2次/日。

2.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痊愈:关节疼痛、肿胀等主要症状消失,活动自如,两年内无复发者;有效:关节疼痛、肿胀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基本正常;无效:经一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症状基本没有改善。

3.2结果比较见图示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3.3由上表数据可知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笔者随访治疗组36例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其中33例二年内无再次发作。

3.4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停药后,此症状消失。

4讨论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类症制裁?痹症》云:“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喧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温病大家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的理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湿处经络盖有诸矣。不通则痛,中医传统治疗该病的方法为搜风通络,化痰袪瘀。双了拐由当归、麻黄、马钱子、炙川乌、炙草乌、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年苋、地枫、防风、苍术、穿山甲、两头尖15味中药组成,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方中当归既能补血,又能行血,补中有动,动中有补,为血中要药;麻黄、羌活散在表风寒;防风以祛风见长三者联合应用共奏发表,散风寒之效;马钱子用治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排胀,祛风止痛的功效;炙川乌、炙草乌祛风寒湿邪,温经止痛;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止痛;独活、年苋、地枫、防风、苍术、两头尖祛风化湿,涤痰通络。临床观察发现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不仅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其他症状如肿胀、屈伸不利、行走困难等症状也明显减轻。可见,双了拐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医学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00研究方向: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