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王绍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王绍芝

王绍芝

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5例,均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分娩,对我院护理工作表示满意,39例患者行剖宫产,26例自然分娩,产妇均在分娩后1周内出院。结论: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促进其顺利分娩。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危急重症,是妊娠期一种特有综合征,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引起人们高度关注[1]。多数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抽搐、昏迷、子痫、脑出血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率。妊娠高血压按照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所以,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孕产妇的血压监测,尽早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临床护理,在促使患者康复,改善预后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5例,年龄22-38岁,平均(27.6±3.5)岁;孕周23-38周,平均(31.3±2.4)周。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多数妊娠高血压患者出于对疾病、胎儿的担心,或缺乏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认识,加之初产妇较多,无分娩知识和经验,导致其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负面心理,治疗依从性低,甚至出现严重睡眠障碍等,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其实施必要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向其介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提升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家属多安慰、鼓励患者,消除孤独感和不安感;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详细解答患者疑问,通过与患者一起倾听胎心音等方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充分休息

确保患者休息时卧位准确,通常取左侧卧位,但是部分患者伴有胸闷气急、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不易取平卧位,应指导患者取半卧位。通常患者左侧卧时,会改变子宫右旋情况,进而解除右旋对患者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肾血管的压迫,对患者子宫胎盘循环进行改善,避免胎儿宫内缺氧。而且,还必须叮嘱患者充分休息,每日休息时间在10h以上,以降低患者耗氧量,对腹壁及子宫肌张力进行缓解,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1.2.3饮食护理

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叮嘱患者多食用低脂肪、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针对伴有水肿的患者,应严格控制其每日摄入食盐的含量。

病房管理

1.2.4加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房管理,确保病房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光线适宜,温度适中,且安静整洁,以免患者受外界干扰和刺激。针对含先兆子痫的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按照专门护理人员进行个体化护理。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时,应确保动作轻柔、利索,且高度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对患者治疗造成干扰的行为。

1.2.5子痫患者护理

①控制抽搐:若患者出现抽搐,应立即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一般选用硫酸镁对患者进行治疗,必要时以镇静药物进行治疗。②专人护理:一旦患者出现子痫,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其呼吸道,确保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将患者舌头以舌钳进行固定,以免患者咬伤唇舌。指导患者头部处低位,取侧卧位,以免黏液流入呼吸道,堵塞呼吸道,还应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综合征。③减少刺激:为患者安排单独病房,确保室内绝对安静,以免声音刺激患者。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和护理时,应确保动作轻柔、利索,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避免其再次出现抽搐。④严密监护:密切监控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定时检查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预防患者出现肺水肿和脑出血等并发症。⑤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临床上各种药物的剂量和剂型等,并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及时为其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方式。硫酸镁是当前常用的药物,该药初始剂量为4-5g,将其融入葡萄糖溶液20ml中,对患者进行注射。随后以1.0g/h的速度对患者实施维持量静脉输注,确保输注总量为15-20g/h。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副反应发生情况,若患者出现硫酸镁中毒,最先发生的是膝盖反射消失。此外,硫酸镁还能发挥较大的中枢抑制作用,这就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一旦患者呼吸频率在16/min以下,应考虑出现硫酸镁中毒。

1.2.6分娩前后的护理

患者进入临床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情况,并监护胎心变化情况。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眼花等症状,避免发生抽搐,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于医生,进行积极处理。采取措施对产程进行控制,特别是对第二产程时间进行控制,以免因患者因采用腹压而提升血压,导致其出现抽搐,并积极预防患者产后出血的出现。针对部分病情较为严重,预计短期内不能实施正常阴道分娩的患者,应在获得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在控制抽搐6-12h内,对患者实施剖宫产。

分娩结束后1-5d,妊娠高血压患者出现大出血和子痫的概率仍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于医生,进行积极处理。此外,产后还应加强新生儿护理,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担心等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叮嘱患者家属多鼓励、安慰、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重视。按照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指导其对新生儿进行必要母乳喂养。

2.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分娩,对我院护理工作表示满意,39例患者行剖宫产,26例自然分娩,产妇均在分娩后1周内出院。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至产褥早期,症状常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肾衰、心衰、胎盘早剥、早产、脑水肿、脑淤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良好的护理在本病的预后和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3]。

通过临床实践,笔者发现妊娠高血压的处理原则如下:(1)轻度:针对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对其实施常规产前检查;叮嘱患者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睡眠,充分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确保病情稳定,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药物,以缓解症状。(2)中重度:针对中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叮嘱其住院治疗,以免出现子痫及相关并发症。给予患者必要解挛、降压、镇静、扩容、利尿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患者妊娠终止;针对出现子痫的患者,应严密监护,采取积极措施对抽搐进行控制,以免患者受伤,并为其做好妊娠终止准备。

有研究[4]证实,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降低了患者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事件的概率,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取得较好应用效果,改善了患者分娩结局。另外,对此类疾病还应注意预防,预防措施如下: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妊娠、分娩及相关保健知识的认识,促使孕妇自觉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得到治疗和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65例患者均顺利分娩,对我院护理工作表示满意,39例患者行剖宫产,26例自然分娩,产妇均在分娩后1周内出院。由此可见,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促进其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1]黄文英,李佳.硫酸美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5):156.

[2]邓少嫱,黄清萍.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3):167-169.

[3]邹清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综合护理[J].当代医学,2015,21(2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