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引导下的松山湖东部控规调整编制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3

城市设计引导下的松山湖东部控规调整编制与创新

冯振涛

城乡规划工程师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广东东莞523129

摘要:2014年底,松山湖、生态园两园正式合并,标志着以经济区统筹引导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的进一步推进。《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东莞将强化松山湖(生态园)的创新中心地位,沿松山湖新城路、生态园大道延伸,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打造东莞市的“创新轴”,形成南连深圳大沙河创新区、光明新区、南山区,北接广州科学城,纵贯珠三角东岸的“创新走廊”。原有控规由于编制年限较早,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需要,因此展开了对原有控规的重大调整,并引入城市设计手段在优化已实施的控规方案的基础上,对剩余存量用地进行统筹规划,以提高城市服务职能,构建高品质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规调整;指标控制;体系优化

0前言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区是东莞“科学发展示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园区以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公共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快集聚优势产业、优质项目、领军人才和创新资源,是东莞中部科技创新走廊,服务面向全市乃至珠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

松山湖东部地区存量土地充裕,将成为松山湖重点推进创新产业集聚,落实产城融合发展,承载领导性科创企业的高速发展需求的重要平台,对松山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该片区在其城市设计研究成果的的引导,编制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当前的城市设计控制指标中,完善了对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布局,充分体现片区未来发展的需求,是对当前实施的控规编制中指标控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借鉴意义。

1背景

1.1片区特征

松山湖园区处在东莞中部大朗、寮步和大岭山三镇围合区域,是东莞市的地理几何中心,属丘陵水系发育地区,位于莞深高速公路中段,距离广州83公里、深圳35公里、莞城25公里。本文所指的松山湖东部片区是指园区东侧的原台湾产业园及其北侧用地。总占地面积为807公顷,其用地与大朗镇接壤。

规划区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靠近南海沿岸,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潜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温差小。年均气温为22℃,一般年份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3-4℃。正常年份,年降雨量为1800-2000毫升。年日照时间为200天以上,雨季40-60天,无霜期在350天左右。地貌属丘陵地貌,土壤肥沃,自然环境优美。

规划区内现状有两条高速公路,分别是莞深高速公路以及常虎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在台中路有一个出入口松山湖大朗出入口;常虎高速公路在规划区内有一个出入口,位于规划区的东南侧。

1.2上层次规划指引

在《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按照“强心育极”发展策略,规划建立“城市中心-组团中心(战略节点)-镇中心”的市域三级中心体系,形成“三核、六极、多支点”的城镇格局。规划要求完善松山湖的创新服务职能,拓展创新产业链;以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联合生态园,与周边城镇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创新服务能力,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器。布局于本规划区的职能以研发及新兴产业功能为主,南部适当发展工业物流,适量配套生活居住。

在松山湖总规中松山湖是现代化的新城,这里将集科技与山水于一色,融科研、教育、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莞城、同沙、生态保护区、生态园“构成东莞未来的中心城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科技新城。松山湖环湖区域以居住功能为主,产业用地分布在外围区域,南部大朗镇高速出入口连通至大学路-台中路,以服务松山湖园区为主;台湾园属于松山湖边缘区域,内部规划大量产业用地,仅有少量商业服务及单身公寓用地,台湾园区内部被高速分为南北两部分,仅有中部一条纵向道路连通。

根据松山湖“十二五”规划纲要,东部地区定位为:松山湖引进台湾高端产业项目的主题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浓郁台湾特色的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园区和承接台湾高科技项目的重要平台。重点引进IC设计、液晶面板、LED等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研发平台,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

2城市设计引导下的控规调整

2.1城市对功能定位的研究

经过对上位规划及发展背景的研究,城市设计前期研究与上位规划达成共识,该片区将成为推动东莞产业和城市“双转型”的重要区域——在由互联网引领的新经济环境背景下,为了维系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东莞已走上产业升级与城市重构的“双转型”之路。其中,产业要由“世界的代工厂”转向“服务型制造中心”;城市则需要强化中心城区的机能,将“行政区经济”重构为“经济区经济”。将成为助力松山湖成为东莞新中心区的创新核心。未来中心区将建设成全市的政治、商贸、文化和创新中心,成为“服务全市、功能完备、生态宜居、高效智慧”,最具竞争力的高品质城市区域。将片区定位细化,更加具体即立足东莞的珠三角高新技术产研核心区。

2.2城市设计对规划结构的优化

依据园区发展模式,合理确定片区规划结构。片区采用组团式布局,各组团以步行尺度进行规划设计,强调职住平衡、慢行出行。各组团中心均规划有良好的公共开放空间,并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规划结构符合当前“产城融合”的趋势,以及松山湖建设“完整社区”的要求。以绿带和水系贯穿北、中、南三大特色聚落,同时,建筑风格以当代建筑为主,与松山湖欧洲小镇形成差异化发展,每个聚落占地1~1.5km2,500-600米步行尺度,各聚落内部职住平衡(除中部聚落外),各聚落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为松山湖东部地区及松山湖全区的华为员工服务;每个“聚落核心”均拥有广场、中央公园、运河、花园、景观大道等。

图一片区规划结构图

2.3城市设计对开发强度及整体空间形态控制

城市设计对现状山体和水体以独立的公共绿地形式保留,构建开放友好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部分开发地块内部保留山体和水体,既可保护和利用现状生态环境,建设内部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又容许地块内利用地形构建丰富的建筑景观。同时,以连续的慢行系统贯穿全区,可通向商业、学校、公园等生活服务设施,并通过城市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网络与周边区域无缝连接。开发强度控制方面,借鉴Google新总部、Facebook新总部及国内知名产业园区对开发强度的研究控制,整体形成“中部低强度、南北中高强度”的格局。北部及南部外围区域以中高强度开发为主,容积率控制在2.0-3.0之间;中部区域以低强度开发为主,容积率控制在1.0-2.0之间。除个别研发和商业地块外,沿高速路及沟谷绿地两侧的建筑以多层与小高层为主,高度控制50米以内;商业地块、居住地块与东南部工业地块建筑高度适当提高,高度控制50米-100米之间,以平衡片区城市形态。对片区主要建筑界面进行优化控制,形成三大特色聚落。

图二片区整体空间形象控制图

2.4城市设计引导下用地规划控制

在城市设计分区指引控制的原则下,依据城市设计优化后的用地规划图更适合用户需求,更能符合职住平衡的规划需求,同时,对片区路网体系进行完善,在原有控规的基础上,考虑地形要素,形成连续的网状绿地系统。将原规划集中式配套结合服务人口的需求进行打散,形成“区域配套-社区配套-内部配套”的三级体系。1.区域配套,依托轨道线换乘站点打造服务台湾园、松山湖南部、大朗象山片等的高等级配套中心;2.社区配套,依托各组团的商业服务地块形成社区中心,针对组团内不同的服务人口有不同的内容;3.内部配套,在居住、研发、产业内部提供小型商业等服务,满足就近配套需求。在原有控规中保留的谷地和山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强化核心开放空间。通过公共休闲景观廊道连接核心开放空间,形成连续的网络状绿地系统,打造具有强吸引力的景观与开放空间格局。

2.5城市设计对交通及慢行系统规划的优化.

对原规划路网进行系统梳理,整体完善路网体系,将主次干道与周边片区对接,疏导内外交通,将强内外循环,对高速路口和道路交叉点进行优化。结合现状道路与现状建设,在合理的路网密度与交叉口距离原则下,优化交通性通道结构;拉通了东胜路、提升桃园路,增加跨莞深高速联系通道及与松朗南部地区、大朗-松山湖北区的对外联系干道;提高次干路及支路网密度,增强道路微循环,同时构造内部干路环与支路环“双环结构”,疏导内、外主线交通。公共交通方面,以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常规公交和特色公交为一体,发展多层次公交模式。市域轨道交通:城际线、地铁线,轨道设站在松山湖与大朗南部交界区域,距离片区约1.5km。结合松山湖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在环湖有轨电车线路基础上,预留松水路、阿里山路、台中路有轨电车通道。片区范围内规划公交首末站2处,分别为台科园中心区首末站和台科园北区首末站。中心区首末站采用首层配建的形式进行建设,并以特色公交线路及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公交补充。同时构建慢行系统,鼓励引导低碳出行鼓励低碳出行,在原有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基础上,新增片区内的骑行和步行路线;骑行路线结合公共绿地和主要道路设置,步行路线结合各地块公共开敞空间设置;慢行路线连接片区不同地块,打造不同的特色主题,形成一人的绿色慢行网络,增强步行体验。

图三片区慢行系统规划图

3控制指标体系的完善与落实

为保证城市设计成果的落实,调整后,对整个片区进行分区控制,并将控制要素与法定指标衔接,充分融入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体现城市设计对控规编制的引导。总用地分区成9个区块,从六大方面对9区块进行控制。分别为公共开放空间及绿地景观控制、建筑形态控制、界面控制、服务设施控制、步行体系控制、地下停车场及车行入口控制。在控规图则中以法定标定和规划设计要点的形式落实。

图四各要素管控示意图

4创新与意义

本文基于松山湖东部地区控规重大调整编制项目,通过对引入城市设计手段,优化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情况的介绍,探索在城市设计引导下优化原有控规方案的方法和途径,体现城市设计由“设计导向”到“管控导向”实践。因传统的城市设计没有法定地位,无编制规范和实施程序,将城市设计要素从空间形态设计的视觉维度逐渐扩展到公共领域的塑造和维护,将在可实施方面与空间资源配置和开发控制建立联系,是本次控规调整编制的创新之处。

今后可依托现行规划管理制度考虑松山湖其他片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进一步优化控制手段,总结落实经验进行规范化推广,构建片区功能-开发强度-空间形态一体化的规划控制和实施体系。

参考文献

[1]基于城市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编制方法探索[J].张春艳,肖潇,吴朝宇.规划师.2013(02)

[2]城市设计建构具有公共审美价值空间范型思考[J].王世福.城市规划.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