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

陈红芸任红英

新疆皮山县人民医院845150

摘要:目的:掌握职业暴露对职工的危害性,呼吁全院职工及领导对职业暴露的危害产生警觉,提出相应的管理及防护措施。方法:从不当操作、意外针刺伤,操作程序及职业暴露等方面的事例,指出存在的疏漏,提出相应的防范。结果:由于工作的疏漏,造成了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管理及防护措施。结论:必须对职业暴露的危害产生警觉,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职业暴露;检验科;医务人员;防护

基层医院检验科因各种原因,检验科工作人员还是存在着工作疏漏深受职业暴露的危害,再次提出呼吁,使全院工作人员及领导对职业暴露的危害产生警觉。

一、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首先: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科室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宣传教育,预防和降低科室人员不良习惯,不当操作造成的职业伤害。其次:科室工作人员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再次:科室工作者和新进院“三生”上岗前的培训(进修生|、实习生、卫生员及清洁工)考试合格方可上岗。要开展心理咨询,使科室人员能够及时缓解压力,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

医院管理者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习要求,检验科工作量大,接触病人多,可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减轻科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以减轻心理紧张,放松情绪,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锐器伤发生

在国外每年至少有100万次意外针刺伤,而在国内也是显而易见的,防止或减少锐器伤发生是降低科室人员职业损伤的重要内容,建议所有医疗机构必须按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采用安全采血器和锐器收集箱,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的规定,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试管必须毁形处理,建议推广使用无针产品。

如果发生了职业暴露,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挤压住伤口,流动水冲洗,防血液回流。及时注射特异性抗体,对针刺伤者,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随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并随访观察,做到早期预防。

三、完善防护设施,创造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

医院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监督管理。

医院应加强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保障体系,做到硬件设施到位,防护用品充足,防护制度落实,创造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

四、加强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监测空气中危害因素的浓度,严禁超标,减少呼吸道、皮肤吸收。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外溢,注意通风,减少呼吸道刺激,并预防接触性皮炎或湿疹。熟练操作规程,接触具有传染病人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时,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并按照程序进行手的消毒,正确洗手及消毒是有效控制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危害、提高自身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污染物应密封包存,集中焚烧处理。接种疫苗,加强科室人群保护,是防止生物性疾病传播的有效预防措施。

五、做好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对科室人员进行岗前的体检和定期体检,重点掌握近期是否高危职业暴露,动态观察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事件,及时妥善地做好临床处理机免疫接种,制定出高危人群职业暴露危害处理预案,积极开展对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定期对高危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评估,及时调整防护对策,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职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