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

解瑞虹赵爱民

解瑞虹赵爱民(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01-02

【摘要】目的探讨CO中毒抢救经验,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综合抢救和积极的护理,并使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18例患者抢救处理后,17例治愈,1例合并迟发性脑病。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如能采取综合抢救和积极护理,及时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如发现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为患者的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毒急救护理

当人们意识到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少病人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共抢救1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处理后,17例治愈,1例合并迟发性脑病,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为12-65岁,16例为燃煤取暖,2例为燃气泄漏,轻度中毒10例,中度中毒7例,重度中毒1例。轻者有头痛、眩晕、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出现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幻觉、定向力障碍、大小便失禁、脑水肿。

1.2方法

1.2.1接诊处理将患者放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诊室,松开衣服。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引起感冒、肺炎。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CPR)。

1.2.2纠正缺氧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使其自主呼吸。对于呼吸停止者行人工呼吸,直至患者可自主呼吸为止。应早期(4小时内)给予吸氧,首选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使血中HbCO很快形成HbCO2而消失,并增加血液中溶解氧,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携氧功能,迅速纠正组织缺氧;但要注意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

1.2.3防止脑水肿CO中毒后2~4小时可出现脑水肿,24~48小时达高峰,并可维持多日,应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20%甘露醇250mL应快速静点(30分钟内滴完),如果是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甘油果糖静点。

1.2.4改善脑组织代谢可早期应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等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

1.2.5控制体温高热抽搐时,应给予冰袋物理降温,降低头部温度,减少脑灌注,降低脑组织代谢;对于抽搐可给镇静剂对症治疗。

2护理要点

2.1病人入院后应处于通风的环境,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浓度给氧(大于8L/min)或面罩给氧(浓度为50%),抢救苏醒后应卧床休息,有条件首选高压氧治疗。

2.2对躁动、抽搐者,应做好防护,加床挡防止坠伤,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形成。有留置导尿者在翻身时,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尿液返流及引流管受压。

2.3昏迷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擦拭口唇,保持湿润,防止口腔溃疡。备好吸引器及气管插管用物,随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眼不能闭合,应涂凡士林,用纱布覆盖,保护角膜。

2.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神经系统表现及皮肤、肢体受压部位的损害情况,观察有无过敏等药物反应,注意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

2.5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液体的选择和滴速,建立静脉通路。可选用静脉套管针,防止液体外渗,以利各种抢救药及时起效。特殊药物如用微量泵输液,要使药物准确输入,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15~30分钟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措施。

3体会

3.1早期自救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向全社会普及急救技术知识,以及进行急救培训,使家属学会在现场对危重的患者实施急救的方法,等医护人员到达,由医护人员继续进行有效的救护,这样能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治愈率。

3.2氧疗是治疗的重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氧化碳经肺泡进入血液后结合血蛋红白形成难以解离的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机体迅速缺氧,导致患者脑水肿,呼吸抑制,心肌损害,甚至昏迷死亡。吸入高浓度氧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比较之下,吸入室内新鲜空气时碳氧血红蛋白半衰期为4小时,而吸入纯氧可缩短为1小时,所以在现场应尽快给予高浓度、高流量吸氧。此举能迅速改善机体组织缺氧,提高救治率。

参考文献

[1]郭红梅,陈永梅.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体会[J].中华医药杂志,2003,3(8):18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J].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7.

[3]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