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先兆流产56例使用黄体酮和地屈孕酮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对先兆流产56例使用黄体酮和地屈孕酮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

周茂英王福君

周茂英王福君

(莒南县人民医院产科山东临沂2766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使用黄体酮和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5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组,28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黄体酮治疗,28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分别统计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治疗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通过黄体酮和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过程统计分析,血清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观察组(13.62±3.83)d,对照组(12.57±3.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7.6%,对照组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率:观察组90.2%,对照组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畸形发生率:观察组0.0%,对照组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观察组(3192.67±89.36)g,对照组(3268.85±90.21)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和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先兆流产;黄体酮;地屈孕酮;疗效差异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262-02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症状,先兆流产主要是孕酮分泌较低所致,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妊娠终止。妊娠10周以前孕酮主要由卵巢黄体产生,妊娠10周后由胎盘分泌孕酮和雌激素维持妊娠直至分娩。如果妊娠早期孕酮水平低于10nmol/L,可认为高危妊娠[1]。因此妊娠早期检测孕酮水平对先兆流产的发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主要是对比分析使用黄体酮和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及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所有患者满足以下条件:⑴均确诊为先兆流产。⑵均表示保胎意愿。⑶均有不同程度阴道出血症状,伴有少量妊娠组织排出。⑷均无习惯性流产病史。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商品名:黄体酮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公司)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每次剂量20mg,每日一次。

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达芙通,10mg×20片,荷兰)进行治疗,首剂40mg,此后12小时口服剂量10mg。

两组患者均口服叶酸和维生素E,卧床休息,定期检测血清孕酮水平;在阴道流血症状消失后继续给药治疗一个星期,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则停止给药。

1.3疗效评估

以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检测结果、治疗持续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共六项为评估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对比分析黄体酮和地屈孕酮疗效。

2.结果

2.1血清孕酮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孕期血清孕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血清孕酮比较(nmol/L)

*

2.4保胎成功率及新生儿观察

保胎成功率:观察组89.3%,对照组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畸形发生率:观察组0.0%,对照组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观察组(3192.67±89.36)g,对照组(3268.85±90.21)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保胎成功、新生儿畸形、新生儿体重

*

3.讨论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症状,主要为孕酮分泌不足导致。先兆流产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导致妊娠终止。妊娠10周以前孕酮主要由卵巢黄体产生,妊娠10周后由胎盘分泌孕酮和雌激素维持妊娠直至分娩。如果孕酮水平较低将无法维持正常妊娠[2]。目前多数认为妊娠10周前血清孕酮水平<15.30nmol/L是黄体功能不全指标[3]。妊娠早期检测孕酮水平对发现先兆流产有重要意义。我国治疗先兆流产常规处理给予补充孕激素或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1]骆小英.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02:343-345.

[2]梁毅,张伶俐,王晨露,曾力楠,王丽.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2,38:3613-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