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科学课的教与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如何促进科学课的教与学

李兴忠

李兴忠(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一小学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222-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科学课的地位却被严重“贬低”了。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在许多人眼中,科学课已从一门“核心课程”悄然变成了一门“副课”,教师对科学课教学及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重视程度、积极性、效率都受到了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科学课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老师,由于没有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发现不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无法对教学过程做出及时的反思和改进,二是教学“压力”较小,无压力就无动力,这样长期下去,对课程的重视度,对教学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都会受影响;对于学生,学生对考试成绩是十分看重的,像语数英有比较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所以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动力还是学习态度都比较高和积极,但是对于科学课,没有相应的有效考核评价机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科学课的态度大都是“玩一玩”、“放松放松”,学生学习的动机很被动;对于家长而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其实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只要升学考试中不考的,都可以按“副课”论处,好多家长都没有注意到科学课对孩子以后的影响、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找到一种有效的科学课考核评价机制,来指导教师科学课教学及学生科学课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们“课题”的实施,我们发现以实验操作考核来指导教师科学课教学及学生科学课学习是一种比较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一、及时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化教学组织方式,让所有孩子获得平等的动手机会

考核过程中,我们发现好多孩子对上课做过的实验不熟悉、不知道从哪做起、不知道该怎么做……。出现这样的现象,反观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可以找到部分原因的:平时上课过程中,我们基本都是按四人一小组来准备材料和安排学生做实验的,这种教学组织方式的弊端是很明显的,动手能力强的、主动性高的、比较强势的孩子永远是实验的主要承担着和操作者,他们拥有更多的动手机会;而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弱的、胆小的、较弱势的孩子经常担当着“旁观者”的角色,获得动手的机会就很少。再加上老师上课过程中,可能会有意无意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积极发言、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身上,常常忽视了那些被“边缘化”的孩子,给孩子的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如果老师意识不到这些问题,这样长期下去,强势的孩子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主动性越来越高,而弱势的孩子,由于很少有动手的机会,就会逐渐失去动手的意愿、兴趣,越来越被边缘化。

(二)关注细节,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将有利于以后长期的发展。有学者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概括出了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要素: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反观学生在实验操作考核种的表现,就可以发现,学生在科学素养养成这一块还是很欠缺的。在考核中我们发现: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很随意,没有一个严谨的科学态度,随便改动自己的实验数据或结论,看到别人的实验方法后,马上就开始跟着别人做,“跟风”现象严重;②虽然学生动手实验了,其实大多时候学生并不明白实验目的是什么,只是做做而已,因为从学生的试卷上可以看出,学生的好多实验现象和结论并不是从本次实验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而是凭借以前上课的“记忆”写出来的,学生从动手实验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总结的能力还很欠缺;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比较弱,好多学生在记录实验步骤的时候,虽然操作的时候可能做到了,但记录的是时候就体现不出来,在记录现象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分不清哪些是有用信息……。

学生科学素养的欠缺,跟老师平时的教学过程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科学素养的养成并非一定要专门、刻意的去组织训练,它可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细节中。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高估”学生的能力,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断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发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态度;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发言、学习中来,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

二、促进学生科学课的学习

对于小学科学课而言,最能彰显其学科特征的莫过于探究过程中的实验了,所以通过实验操作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考核是一种比较合理和有效的方式。

(一)逐渐转变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态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学生心目中,科学课其实是一门“副课”,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生大多抱着“玩一玩”、“放松放松”的态度来学习科学的,学生学习的动机很被动。究其原因,这和科学课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有很大关系的。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十分重视考试成绩,像语数英有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所以无论是学习动机、动力还是学习态度都比较高、积极,但是对于科学课,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像语数英那样单纯的进行纸笔类考核,而实验操作考核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合理和有效的检验方式。这样,在学生心目中,科学再不是一门“不考试”的课程,从而逐渐提高科学在心目中的“位置”,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索取。

(二)为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效果提供合理有效的检测方式

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学习过程,包括理解实验目的、按照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实验操作、采集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等,以达到提高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若没有一种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是很难对这些能力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考核的。而实验操作考核可以为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效果提供合理有效的检测方式,通过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可以发现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等方面的不足和欠缺,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经验借鉴和努力的方向。

在新课程改革大步迈进的今天,实验操作考核为科学课程评价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实验操作考核,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让学生看到学的不足,以便以后更好的学,同时也可以看到老师在教的过程中的遗漏与欠缺,以便以后更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