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节能”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大学生消费“行为节能”策略的研究

刘晓青周诣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1建筑与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的现状,分析消费浪费的原因,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消费,以及消费浪费所产生的物品。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节能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误区

1消费现状

调查显示,一般大学生每月消费在1000~1500之间,甚至更多。而他们消费的主要来于他们的父母。据调查,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有饮食,学习,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服饰化妆品以及恋爱消费。通过调查发现,饮食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比较大,这也是必然的,其余的排名是服饰化妆品(在女生中尤为明显),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或学习,最后是恋爱消费。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要是网上购物,超市消费。网上消费占70%。

2消费误区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很大的误区:(1)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除了必要的学业消费和伙食消费,服饰化妆品平均每月消费一般在300元以上。(2)理财观念淡薄,据调查,有64%的大学生理财能力一般,只有7.8%的学生有较强的理财能力。(3)攀比和炫耀消费(4)超前消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消费误区,不但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还可能会影响大学生一生的消费行为,对其以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消费浪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离开封闭高中生活,远离了父母的严厉管教,再加上网络的发达,大学生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广,消费行为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浪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家庭因素。大学生在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十分重要,他们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家庭也是他们从小生活到大的地方,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受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也因此,家长普遍对子女溺爱,对孩子的金钱需求是有求必应,家长的过分溺爱是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家里的钱是为自己准备的,再加上家长错误的教子观念,导致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产生消费浪费。

2心理因素。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辈群体,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为上相互模仿,心理上相互影响。他们的年龄一般咋20岁左右,也是初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有写幼稚,而且他们之前都是父母一手包办,所以他们对商品的一些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所以他们在消费是会有冲动消费。据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有冲动型,想象型或不定型(也有家庭非常困难或其他原因二为价格型的,但极少)

大学是一个群体生活,一旦他们没有课的时候,就会逛街,这一点女生表现的及其明显。在逛街的时候,他们会攀比,看到别人购买某物品时,只要是自己喜欢,就不管自己有没有用,也不管家庭是否能够承受,自己也去购买。他们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等不正确的心理因素导致消费浪费。

3生活经历。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从一出生及衣食无忧,不懂生活的艰辛,认为挣钱很容易,上班很悠闲,工作很轻松。他们从小到大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经历过大的打击,一般来说,不能得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没钱请客便是打击,再者打击就是,一次考试没有考到自己想要的名次,没有考到自己想考的大学。除了这两个打击之外,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上大的打击。生活经历少,也是导致大学生消费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4.网络的发达,电商的发展。在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来说,发展最快的可以说是互联网了,然而互联网的发展。既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是导致大学生消费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网上购物,网上购物的普及,商家就会找一些“节”促进人们消费,比如说“双十一”“6.12购物狂欢节”等,就会有一些商品打折,还会有购物津贴等一些促进消费的方法。大学生一般就会在这样的“节日”里狂购一番,他们再买的时候还会觉得,省钱了。他们在这些节日购买商品的时候,不会去考虑自己是否需要,二是看到商品的时候,自己喜欢又比平常便宜,就会买。事后,才发现这个东西用不到,于是就会堆积在宿舍,又舍不得丢掉。因此,网上购物的发展也是导致大学生消费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大学生消费浪费教育的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据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很丰富的,会有许多的社团活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社团宣传消费的相关知识,宣传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如“八荣八耻”等。社团还可以举行有关消费的知识竞赛,消费浪费问题的讨论。

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处理好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的关系。反对过度消费,浪费消费等错误的消费理念,大力提倡有计划的消费。通过社团活动的影响,使合理的消费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逐渐形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要积极引导。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使非常大的。父母不能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对孩子的消费要适当的供给,要有原则,有底线。在生活中,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消费要调节和控制。在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勤俭节约的品质,不能过度消费和不必要的消费。当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错误消费,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溺爱孩子,否则,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时不利的。

3.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大学生应该积极社会中去,体验社会生活,实际体验劳动的不易,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进行反省。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联系可以工作的地方,使学生可以在假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自己的知识用到社会中,二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挣钱的不易,使他们学会珍惜,合理消费。同时,学校也可以给在社会实践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保护了学生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张英任慧英《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教育对策的几点思考》社科纵横2008年11月

[2]王利民马玉书《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年第2期

[3]许彩国《在校大学生购买行为分析》消费经济1999年第4期

作者简介:

刘晓青,女(1998-9-8)学士,长春工程学院

周诣,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思维模式培养——以别墅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社科版2017年第18卷第一期,32-38

周诣(1980)女,长春,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建筑设计,BIM理论及实际。教育厅科研立项:基于《吉林省绿建标准》的绿色住宅建筑设计模式创新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00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研: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JGJX2017D154;种子基金:吉林省绿色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模型研究,编号:320130023;吉林省大创项目:绿色校园废物减排的方法策略研究与实践,编号:20171143758.

吉林省大创项目:大学生消费“行为节能”策略研究,编号:201811927018

校级教研立项:以学科竞赛,大创计划为导向的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筑与实践,编号:JGJX2017D154。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BM的建筑设计课程学习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编号:GH18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