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郭薇薇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程委中学郭薇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互动双方。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教平行班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听后感觉也会不同,这是值得思考和深究的问题。虽然原因众多,但主要在于学生的主体性是不是发挥出来了。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理想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真正动力。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和努力实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回归自然,回到生活实践中,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思想教育从高高的楼阁走到学生心中。思想品德课激励学生振兴中华立志成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首要策略,教育学生要把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倾注在树立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志向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更需要教师的为人师表,用教师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情感去激励、熏陶、教育学生,激励尖子生勇攀高峰,鼓励其他学生奋起直追。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载体是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讨论交流、小组竞赛、感悟分享、小品表演,真情实录,制作卡片,歌曲欣赏,配音朗诵,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来激活课堂,吸引学生。如我在上七年级《守望相助邻里相亲》这一节时,请四个小组对课前收集的中外邻里关系的故事、名言进行交流,再请同学谈体会;讲到邻里关系五种表现时,我先出示五种关系的小品图片,让每组派代表模拟角色、上台表演,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使学生受到启迪;在讲到我们应如何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时,要求各组仿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拟定我们《邻里关系的八荣八耻》,学生们都纷纷动脑筋,为小组献计献策,同时评出最佳小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公民的责任意识;最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制作邻居卡,表达邻里情,写上祝福和感激的话语。整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受益匪浅。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是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经验的教师都体会到:课堂气氛民主、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则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老师稍加点拨,学生灵感就如泉涌,课堂教学就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如我在上八年级一个班的某节课时,教室后排突然有个学生摔在了地上,原来是他搞小动作,没坐稳。这个小插曲中断了课堂教学。学生都抬起头望着我,看我如何处理。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沉下脸来将其训斥一顿。可想而知,真要这样的话,之后的课堂时间学生肯定不敢再发言,只能由老师唱独角戏到底了。而在素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已深深地体会到不能这样做,我略一沉思,抬头微微笑着说:“谢谢,你听的真的很陶醉啊,都忘了凳子在哪里了。”同学们一愣,然后是哈哈大笑,而那个同学则满面通红。我不再揪着这事不放,继续上课。之后的课就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而我注意到那名同学也不敢再开小差了。

另外,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化解学生因回答问题错误而引起的尴尬,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对与错,甚至回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学生没有压力,才会放心大胆地参与课堂的学习,积极地回应老师的教学。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