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企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

吴泓欣

关键词:企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对国际与国内经济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极为明显的转变需求,国际经济市场主要表现在:从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低级日常消费品诸如衣服、鞋帽等的需求诸转变为进口高端产品诸如智能手机、高级汽车等的需求;从出口铁矿石、原油、木材等原材料转变为出口奢侈型名牌服装、手表、飞机、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等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国内经济市场主要表现在:从制造高能耗的初级工业品比如钢铁、铝制品等转向制造电动汽车、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高端电子芯片以及生物制药等高附加价值物品。从银行提供传统金融信贷服务转变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手机支付等创新性的金融服务;从传统的占有性消费方式转变为共享性的消费方式,诸如共享住宿、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等方面;从传统的百货店转向以网上购物为主的销售方式;互联网和4G手机服务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通信、理财、出行、餐饮等生活方式。以上各方面只是整个中国经济转型调整时期的几个微观写照,与之相关企业业务蒸蒸日上。由此看来,一个企业想要得到发展和壮大势必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

一、经济调整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根据国际情况分析,我国战略机遇和风险同在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依然没走出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下,又陷入了和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恐怖分子IS交手的战争中,欧洲各国陷入以上战争带来的无休无尽的难民危机,多年的军事行动消耗了西方发达国家和中东各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资源,牵制了他们把矛盾对抗中心转移到远东的欲望和实际行动。但是以美、日为首的几个西方国家推行亚太战略再平衡方案,南海区域诸多亚洲小国不时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导致我国的和平发展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经济外交摩擦纠纷现象不断增多。由于整个世界宏观层面上和平发展仍为主流思想,相对以往来说,我国现在赢得了较为良好宽松的外交、军事和经济环境,使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

其次,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现象越来明显。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说明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严重脱节的情况下,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系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1】。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政策,诸如德国工业化4.0政策,美国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等,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力度,借以摆脱虚拟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制造行业为例,再现工业化主要涉及高端设备制造行业,比如AI人工智能辅助制造、3D打印制造等,未来我国制造行业将与各发达到国家的相关行业产生剧烈的竞争。

(二)根据国内情况分析,我国经济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我国当前处于社会新的市场需求与传统生产产出相对不匹配的时期。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经济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表现在生产加工水平赶不上社会市场的需要。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短缺经济现状得以基本消除,逐渐步入城镇化、工业化的社会环境,住房等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推动了钢铁、水泥、玻璃的生产需求。迈入新世纪,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与全球经济市场接轨,国际进出口需求快速提高【2】。2012年以来,铁路、公路、基础建设等传统资金拉动型行业的投资建设基本完成,以投资来拉动经济、提高GDP的传统经济方式已不尽人意。在国内外政治、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需要逐渐去除粗放的、能耗高的、污染重的行业,转向金融服务、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其次,我国国际对比优势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经济跳跃式的超常发展,传统经济生产加工低成本要素优势逐渐降低,例如:我国劳动力工资成本为印度等国家的5倍左右,各种水、电、气、煤气、矿石等资源价格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传统制造行业中的成本驱动型外企逐渐搬离我国【3】。但是各种全新的对比优势也逐渐形成。例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投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彻底的改善,随着多年来大学的扩招,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渐提升,专业知识型人才优势逐渐明显。

二、企业转型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

(一)政府保障企业转型

从政府相关部门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想要更好的促进企业转型需要对两方面进行重视:

首先,要树立较好促进企业稳定成长和长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主要为快速转型时期,各种新问题、新冲突、新状况层出不穷,各种政策法规也相对较多,政府部门应保持政策的持续性与完善性,不能因短期应急需求影响长期发展需求。若政策短期内变化相对较大时,通常会致企业层面上的短期投机现象的发生。良好的政策环境、科学的长期筹划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突破行业垄断,支持公平竞争,树立公平公正的经济市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曾不止一次说过:应不断进行改革,促进制度红利的释放。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市场垄断现象进行突破,支持公平竞争,落实相应规章制度,真正地突破实际经济市场中的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对税收改革制度进行综合性运用,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经济效益差距进行调整,在对市场扭曲现象进行消除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各经济资源合理分配和运用。

(二)企业转型的重点

在企业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进行转型发展期间要对以下两方面充分重视:

首先,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并加大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促进中国制造逐渐转变为中国创造,从传统制造经济模式转变为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以前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处于追赶和模仿阶段。但是自加入关贸总协定以来,我国企业在与国外高水平企业长期合作、合资的基础上,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4】。但是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方面依然对我国封锁较为严密,因此想要更好的发展应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水平。2012年以来,各行业领军企业创新研发资金投入比为5.87%,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研发资金投入比的6%逐渐接近。新能源、芯片制造、生物制药、网上购物、共享经济、手机支付等行业中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国际国内领军企业,诸如比亚迪、紫光芯片、天坛生物、阿里巴巴、OFO、腾讯等一大批企业。比如,阿里巴巴通过把国内网购平台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网购平台打通,使中国和全世界随时随地互通有无,不仅提高国内产品的外销速度和数量,而且其包罗万象的渠道和方式促进国外产品以较低的成本进入中国市场,进而降低了国内的进口成本。再如,腾讯的微信服务,通过微信通信把接近9亿人相互连通在一起,在4G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基础上,使大部分中国人直接从现金消费,跨过信用卡消费,直接进入无现金的手机无线消费时代,不仅节约大量的社会资金成本,更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通过扫一扫二维码等相关应用把每个客户周围的餐饮、出行、购物、理财等服务推送给其庞大的客户群体,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互通互联,在提高每个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同时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和发展壮大。

其次,强化企业管理,稳固国内市场,深入全球市场,提高其国内外竞争力度。国内市场是我国企业的大本营,应该做到稳中求进,保证基本的收益,从而在搏击海外市场时有迂回的空间。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市场贸易保护力度加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受到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虽然有各种困难与影响,但是我国具有走出国门实力的企业应有坚定去全球市场和国外顶尖企业一搏的勇气和胆略。2017年伊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落实,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有了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企业应对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世界各国的市场形势进行合理的分析,不仅要抓住机遇,而且要减少不确定的风险。强化企业制度管理,确定企业目标,和政府配合起来,一起耕耘新的丝绸之路,进而完成自身企业的转型,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市场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情形下,企业转型不仅可以发展壮大自身,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对壮大我国经济实力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相关方法对各问题进行优化与解决,进一步帮助企业转型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完善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袁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管理转型思路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

[2]刘书萱,何晓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企业战略转型策略[J].中国市场,2011(36).

[3]本刊记者.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访谈[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0(06).

[4]毛蕴诗.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产业,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