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的发展和需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工程测量的发展和需求

郝旭桢

本溪普天防雷检测有限公司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工程测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工程测量学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传统观念中,很多人仅将工程测量局限于工程建设中的测绘工作,实际上工程测量涉及到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和完成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测量的发展和方向,重点分析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以及工程建设场地的测绘。

关键词:工程测量;发展;需求

引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工程测量的智能化、一体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工程测量的可靠性、实时性、简便性、精确性也越来越高,极大的提升了工程测量水平,其应用领域也已经远远突破工程建设领域,研究工程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为工程测量提供控制骨架和参考基准,因此T程测量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控制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特别是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已经为T程控制测量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工程控制测量手段产生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测量手段正在被卫星定位测量所替代;二是传统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分别布设、分别施测、分别处理的状况正在被建立统一的维控制网所取代。变革导致了丁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的进一步稳定可靠和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从技术层面上讲,目前差分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已经成熟,并成为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工程控制测量)的标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或地区已经或正在建立GPS差分基准站网,面向专业应用部门和公众提供高、中精度的GPS定位服务,这将使测绘技术进入全方位应用阶段。

2工程建设场地现状测绘

一般而言,在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现场测绘主要有以下两阶段,首先是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其次是工程完毕后的测绘。在上述两种测绘阶段中所用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运用了DLG和DEM方法。在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中,特别是关系到民生的大型工程如水利水电枢纽、港口、机场建设,铁路、公路和高压远距离输送电线路选线、定线与建设以及城镇建设等,一般常用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显然满足不了要求,通常在此种类型的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是航空摄影、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或使用轻型飞机摄取影像等技术和方法。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场地测绘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GPS技术使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同时也使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技术中大范围的应用变得可能,并且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工作效率更高。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从本质上改变了工程摄影测量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虽然摄影测量相比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方法有着得

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摄影测量技术也有着其弊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虽然和航空遥感相比,卫星遥感虽然具有极高的光分辨率,但是卫星遥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较低,使得其应用场合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在城市和工程应用中卫星遥感器的弊端显得十分明显,虽然近几年卫星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器的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城市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低空平台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城镇化和大型工程建设场地工程测量中的各项要求,同时低空平台遥感技术还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和易于实施等其他测量技术和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工程建设场地测绘方法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在实际工程测量中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3大型工程建筑物空间放样测设

随着大型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当前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准确、经济、有效的空间放样测设技术。由于工程建设场地的复杂性、大型工程设施结构的多样性和工程施工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实时的空间放样测设,因此,基于智能化全站仪、激光、遥测、遥控和通讯等技术的集成式精密空间放样测设技术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智能化全站仪又称高端全站仪,是指具有较大数据存储容量、较丰富的内置软件并可与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数据通讯甚至自动操作的全站仪。当前全站仪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一是在价格降低的同时,测量与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产品持续改进,新型号仪器不断问世。许多全站仪都具有两种作业方式,即使用棱镜和不使用棱镜。不使用棱镜的可测量距离一般在:100~200m左右,测量精度达到±(5+2×10-6D)或±(3+2×10-6D)。

4工程测量发展的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传统的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换,面对21世纪,展望未来,中国的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趋势,将呈现出高(高水平)、大(规模大)、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精(高精度、达纳米级)、微(显微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测量方案追求科学化、合理化;数据传输与应用呈现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其具体体现有:(1)地面测量的仪器和方法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和完善,测量机器人将作为传感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2)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广泛。GPS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促进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的实现。GIS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还将迅速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3)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新技术的采用和专用仪器设备的研制,测绘新理论、新方法、新仪器和新设备的出现,有望解决精密工程测量中的难题,丰富其内容,将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整个工程测量的发展。(4)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在各类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广泛。随着卫星RS影像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传感器的不断研制和多级分辨率影像序列的形成,促使摄影测量真正与RS技术结合起来,以及3S集成技术都将在工程测绘领域进一步发挥作用,并扩大在工程特别是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各种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将进一步促使工程测绘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5)数据处理中的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辨识成为工程测量专业教育与应用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工程测量技术不仅可以为工程和城市勘察、规划、设计、建设、监理、运营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还应当进一步拓宽应用服务领域,积极服务于社会与公众。因此,应该积极跟踪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发展,密切关注各种工程应用的新需求,开展工程测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和新工艺的研发,并通过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宁津生,李德仁,等.中国测绘学科进展综述[A].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科蓝皮书[C].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2]洪立波.现代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现状[A].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C].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

[3]潘庆林,刘继宝.当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探,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