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褥疮贴的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使用褥疮贴的护理心得

郭玉芬赵振军

郭玉芬1赵振军2

(1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濮阳457000)

(2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濮阳457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277-01

【摘要】目的探讨褥疮贴治疗褥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1例褥疮患者进行褥疮贴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在褥疮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应用褥疮贴,加上得当的护理,能有效控制褥疮的发展,并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

【关键词】褥疮褥疮贴护理

褥疮又名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继而会发生严重感染,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褥疮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尤为关键[1],本文对临床51例褥疮患者进行褥疮贴治疗的护理进行统计总结如下。

1材料

1.1临床资料51例患者来自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重症监护室,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45~84岁。褥疮分期:I期42例,II期8例,III期1例。

1.2材料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褥疮贴)。

2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针对不同的病人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完整地循征护理方案[2],治疗前应根据褥疮的深度和感染情况及时清理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待皮肤晾干后根据创面大小选用合适规格的褥疮贴加以覆盖。褥疮贴贴敷后,要及时观察,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渗出物过多,导致褥疮贴中部隆起,甚至渗出物外溢,就要及时更换褥疮贴。如有深部褥疮可填塞藻酸钙敷料,可促进肉芽生长。②对于有水泡者,先覆盖褥疮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避免局部受压,促进上皮组织修复。③针对已经形成溃疡的创面配合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避免局部感染,促进创面愈合。④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加重感染。对于II期、III期褥疮患者,如有渗出液已接近褥疮贴边沿2cm处时请及时更换褥疮贴。⑤更换褥疮贴时要注意不能从一角直接撕脱,这样很容易将创面组织破坏,影响创面的愈合,正确操作应是:双手分别抓住褥疮贴的对角,以相反的方向缓慢将敷料与创面组织分离,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还能促进创面的愈合。⑥心理护理。向病人讲明褥疮发生的原因和预防知识,增强病人治病的信心,并能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⑦加强营养。根据病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组织修复能力及机体抵抗力。

3结果

51例患者经褥疮贴治疗后,42例褥疮I期的患者41例痊愈,有1例病情加重进展为II期。8例II期患者有4例痊愈,3例好转,1例进展为III期。1例III期患者经治疗15天后好转。见表1。

表1褥疮程度与治疗效果表

4讨论

褥疮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据记载早在16世纪,御医曾采用“水银浮动床”缓解长期卧床产生的局部压迫预防压疮[3,4],目前褥疮的形成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4种,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近年研究显示体温也是影响褥疮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合并体温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求,可大大增加压疮的易感性[5]。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褥疮贴)是由聚氨酯泡沫垫和聚氨酯薄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由对皮肤友好的水胶体粘胶和中央泡沫吸收垫组成,背衬为防水性半透膜,是具有高吸收性能的泡沫敷料。褥疮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点。使用褥疮贴的病人易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保证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了人力成本,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年来我院重症监护室应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对51例褥疮病人中有2例无效,1例是多发骨折合并糖尿病,由于经济条件差,使用3天后放弃使用。另1例是脑梗死病人,女,78岁,全身严重营养不良,加上创面多重感染,使用18天后仍无好转。

褥疮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与患者所患的基础疾病、合并症、营养情况、经济状况、创面的大小、深度、是否有感染等都有关系。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都要认真进行评估。同时褥疮治疗要局部和全身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疗和循征护理。

参考文献

[1]廖世英.褥疮的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95-1896.

[2]宋辉.循征护理在预防术中压疮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19(2):109-110.

[3]GEBHARDTKS.Pressureulcerresearch:wheredowogofromhere?[J].BrJNurs,2004,13(19):14-18.

[4]王彩凤.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74-77.

[5]MAKLEBUSTJ.Pressureulcers:etiologyandprevention[J].NursClinNorthAm,1987,22(2):35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