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孕期风险评估及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临床护士孕期风险评估及干预

张冰梅

张冰梅(四川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内江6411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095-02

【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怀孕期间发生妊娠意外风险的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09年怀孕的临床护士48名进行调查,发生妊娠意外风险的18名,发生率37.5%,与其他岗位同年度怀孕的女职工相比,发生率明显增高。结果临床护士发生妊娠风险率高于其他岗位。结论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临床护士孕期风险。

【关键词】临床护士孕期风险评估干预

在我国,从事医疗服务行业的人群中,护士占有重要比例,为我国的卫生医疗服务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受到来自职业方面的伤害与压力,常常使护士处于焦虑、恐惧与精神紧张状态,这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存在威胁,更对护理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导致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岗位。本文重点对临床护士孕期这一特殊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进行相应干预,旨在为孕期护士提供良好的心理与社会支持,提高其应对能力,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单位怀孕的女职工54名进行调查,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临床护士48名,其他岗位女职工16名,两组在年龄、身体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临床护士组发生意外风险的18名,发生率37.5%,其他岗位组发生意外风险的2名,发生率12.5%。

2结果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两组职工相比,临床护士组孕期风险发生率高于其他岗位组25%。

3风险评估

3.1工作环境

3.1.1感染的危害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开放性伤口等,存在被高度感染的危险,其中以针刺伤为主。包括注射器针刺伤、刀片划伤、玻璃器皿碎片的刮伤。这些机械性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职业损伤,能够导致受伤者出血,且具有感染的风险。因为未经消毒的器具存在多种病毒及细菌,一旦裸露的伤口与这些病毒、细菌接触,造成感染的概率较高。据文献报道[1],临床护士针刺伤率高达80.6%,其中74.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并已经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过针刺传播[2]。在这些意外伤害中,高危病毒具有潜在的重大威胁,如艾滋病(HIV)病毒、乙肝(HBV)病毒等。

3.1.2药物及消毒剂的影响护理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类药剂主要是消毒剂,如含氯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等。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道黏膜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伤害。甲醛是一种极强的杀菌剂,但甲醛作为毒性较高的物质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水肿[3],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更大。细胞毒素药物损伤,例如一些化学疗法药物,这些细胞毒素类药物有极高的毒性;与微生物产品不同的是,它们不可以被福尔马林或过氧化氢中和。经常随着空气的流动,毒素颗粒通过空气流通分散到各个医疗空间中,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到人体中,造成严重的伤害。尽管护士在护理期间接触的这些细胞毒素药物剂量较小,但长期接触后会在人体内造成一定的累积,危害作用更长远,容易造成流产和胎儿发育不全[4]等诱发因素。

3.1.3各种射线的危害由于工作需要,护士不免接触放射性的物质,如:药物、X射线等对胎儿有害的物质。

3.1.4病人的痛苦呻吟、仪器噪音等作为刺激源,使护士长期在噪音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和精力分散等[5],易导致护士产生抑郁情绪。

3.2工作强度据调查,目前我国护士严重缺乏,就我院而言,开放床位1000张,而护士仅377名,未达到卫生部床位:护士比1:0.4的标准,另外随着全民医保的开展,病人大幅度的增加,医疗护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护理文书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承担每天繁重、琐碎、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还要完成各种病人的护理观察记录及教学工作等脑力劳动,日夜班不断轮换,生活无规律,经常面临急危症抢救、加班加点、意外摔倒、过度腹压造成流产、早产等,直接危害母体及胎儿健康。

3.3自身心理压力

3.3.1心理因素孕期护士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再由于心理负担压力、工作紧张等因素经常引起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发生,如高血压、血管紧张性头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要求也日益增高,护理工作高负荷、高责任、高风险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可造成护士职业倦怠,又常常因为应对各种医疗纠纷而使护士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使身体始终处于高度紧张。

3.3.2近年来,大部分孕期护士均是合同制聘用护士,不属于医院正式在编人员,因此,她们会担心在怀孕及产假期间是否会被解聘,或享受不到正式在编人员的待遇,使其有失衡感,给孕期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3.3.3部分护士由于身体状况、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等因素,也对护士孕期心理及生理状况带来较大影响。

3.4社会因素护士社会地位及待遇偏低,人们对护理工作普遍存在一些偏见及误解,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使其有自卑感,加上护理工作操作性实践性强,对年龄、健康状况的要求较其他职业高,给孕期护士带来一定的压力。

4干预措施

4.1改善工作环境

4.1.1孕期护士职前教育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可能给护士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加她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学习与培训。将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作为管理职责的一部分,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制度,督促大家严格遵守其操作规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衣物消毒更换等。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一项措施。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对自己而且对患者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应时刻养成这种习惯。

4.1.2对于孕期护士尽量安排在工作强度低、危重病人较少的部门,如:门诊分诊处、供应室、康复科、中医科等,尤其是在一些高危科室的护士,在怀孕之前,至少提前半年或一年出科,如感染科、肿瘤科、血液科等。推荐使用生物安全柜、细胞毒素安全柜等具有隔离效应的设备。

4.1.3加强管理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如手术室、感染科、急诊科等,都是对护士孕期安全的保障。怀孕护士应避免处理放、化疗药物及接触放射源。在危害孕妇健康的区域应有醒目标志,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陈旧性噪音大的仪器设备尽量淘汰[6]。另外,应准备一些特殊的保护性器材,如:有效隔离微粒的口罩,对人体无毒、无害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防辐射的工作服等安全设施。

4.2减轻工作量增加护士数量,达到床位:护士比1:0.4的标准;尽量照顾孕期护士承担相对较轻的工作,如:办公护士、药班护士;在孕期护士上班时,护士长可适当增派人手。

4.3合理调整班次护士在怀孕的前3个月,因早孕反应身体不适,心理压力较大,可能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另外,怀孕早期,发生流产的几率相对较高,护士长在排班时尽量避开与病人沟通较多的岗位及夜班,以保障其身心健康,有效减轻压力。

4.4护理管理者重视应充分认识到临床护士孕期的心理特点,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消除和减轻相关压力源,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鼓励护士进行自身调节,指导其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与亲朋好友沟通,及时接受心理医生的指导等。护理管理者尽量为孕期护士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并鼓励其他护士对怀孕护士多一些关爱、照顾和帮助,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4.5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医院领导要对应聘护士一视同仁,实行同工同酬,对护士的工作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并注重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呼吁社会各界关心、理解支持护士工作,尤其是媒体的正面报道,医院做好典型事件的宣传工作,从而改变人们对护士工作的偏见与误解,为她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服务环境,确保医疗护理工作顺利地展开,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及地位。

参考文献

[1]毛秀英,吴欣鹃,于荔梅.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

[2]段慧,吕卫华.实习护生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天津护理,2004,12(6):34.

[3]董顺红.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当代护士,2007,(1):96.

[4]崔苏敏.护士职业性危害及自我防护.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3):332.

[5]任小英,喻娇花,熊宇.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现状调查.实用护理学杂志,2003,19(3):61.

[6]唐海玉,吴惠平,夏令琼.孕期护士职业防护现状与建议.护理管理杂志,2008,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