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立面表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工程立面表层设计

彭勇

广州普格贝森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立面表层的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建筑立面表层的表达作了研究,并详细阐述了项目方案设计中的表达方式,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立面;表层;设计

0引言

所谓的建筑立面,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而随着如今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建筑立面的表层设计逐渐得到了重视。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立面表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建筑立面表层的表达研究

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和建筑美学统一,并充分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才是优秀的立面设计。建筑立面的表层作为该建筑给人的最初的视觉感受,建筑师在表达建筑立面的表层形式主要从建筑的形式、立意、技术这三个方面出发:

1.1建筑的形式与建筑立面表层的一致性

建筑形式与立面表层存在先进性和滞后性的差异。而从建筑形式上的看,这种形式美不仅仅是建筑内外物质环境的延续,而且是建筑文化与人类心理认知的延续,这种认知具有先进性;建筑的立面表层是由建筑的外部材料及其材质的物理特征组成,它们给人以物质美的感受,而这种美可以立即冲击人们的眼球,并反应到人们视觉的美,相抵滞后。当建筑形式发生变化时,立面表层一样产生质变。

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者阿道夫·路斯在他的诸多写作中,也极力强调了建筑形式和材料特质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建筑中覆盖与被覆盖的每种物质的表现都忠于其自身的物理特征—纹理、色彩、关泽……这些固有的物质属性促成了路斯对于材料的“原真性”的钟爱,以及他基于物质感观性的“表层”观念。由此可见,建筑形式和立面表层的一致性在认知建筑方面的重要地位。

1.2立面表层表达出的建筑立意内涵的复杂多样性

建筑立面表层所表达的内涵的复杂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对建筑本身认知的建筑立意价值的取向。自然条件与文化因素是产生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差异,以及人们自身的视觉审美及心理需求,导致了不同建筑的的表达出的立意的多样形态。建筑立面作为首先被人们感受内涵的部位,它的各种内涵——空间的界定、体验的媒介、技术的体现、精神的象征等,都不断的赋予人们在不同文化和审美观下,对其眼前的建筑所表达的建筑立意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建筑立意是建筑文化内涵的体现,同样作为建筑的表层形态更离不开文化与艺术的滋养。建筑立面远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建筑物质体,它承载着大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以及建筑本身承载的建筑师对该建筑的立意构思。进入现代社会,“建筑立意”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人们在实现建筑这一物质行为的同时,建筑表层也实现的人们的内在的富含文化内涵建筑立意。

1.3通过建筑技术巩固建筑美学的稳定性

在对建筑美学的特征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建筑美学特征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体现,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与人类的审美感知规律相吻合。人类需要一个是容易定型建筑美学环境,当前社会迅速发展,一种建筑美学表层还没得到认同就被下一种形式所取代,来不及巩固,更不用说传承。因此,历史沉淀下的美学符号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反应到现代建筑立面表层上来,符合了人们长期的审美观念,也是一样具备着稳定性。

现代建筑立面由于去建筑材质和建筑技术上的差异性,建筑美学的稳定性成为体现美学特征关键所在。通过建筑技术,可以使建筑内部形态和立面表层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的界面,为建筑的美学体现创造提供便利;同时,建筑节点大样和建筑材料同样服务着整个建筑的体量和形态,使人们可以近距离通过感受立面的表层形态而感知建筑形象。建筑的立面形态创造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创造出稳定的建筑形象。

2项目方案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形、意、技

通过从建筑的形式、立意、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建筑立面表层形式形成的研究,某大楼同样也在建筑的形、意、技这三方面对建筑立面表层设计做出了诠释。

2.1形的表达

建筑与其创作的内部空间的最终使用者是人,人是空间环境的主体,予人关怀,为人创造健康、方便、舒适的场所已经成为建筑空间创作的大趋势。建筑立面的表层设计不是纯粹的视觉形象塑造,而是根据建筑形态,塑造能让人通过表层形态而感知其内部空间,以及与外部环境相关联的新次序,从而从多层面突出该建筑的美学特征。该项目厂区内部多为工业建筑,建筑的整体体量较大,且风格较为统一,在进行建筑立面表层设计时亦结合现状特点,设计时近可能在建筑的表层的形式上拉近建筑与周边建筑的距离。让新建筑与周边建筑相互协调,同时考虑新建筑建筑面积仅6257m2,为多层建筑,建筑体量相对周边大型工业建筑体量差距较大,故在建筑形体设计时引入中庭空间(图1),一方面丰富了建筑内部空间,在中庭空间中又引入了休闲平台,每两层设置绿化中庭,在中庭空间中不仅有20m高的挑空中庭,也有8m高的绿化平台,还有舒适的办公空间,空间上层层过渡,相互咬合,最终形成多样化的视觉体验,在建筑的侧立面上加以映射。另一方面使建筑整体体量与周边建筑相互协调。将大空间的多功能厅独立设计,空间上更加的灵活,建筑形体也更加丰富,在建筑整体形体设计中也结合建筑内部功能进行设计,建筑形体与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发生关系。立面上强调建筑形体与建筑功能呼应,建筑形体在尺度上,考虑到周边工业建筑都是大尺度空间,故在建筑整体形体上尽可能的避免了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建筑采用整体设计手法,强调大的完整面,同时在入口等形体处理上避免小尺度,将一层部分空间内收,一方面建筑形体更为完整,另一方面在底层处形成底层入口,同时兼具遮光,挡雨功能。立面表层通过主楼形体的虚实变化,结合形体穿插和主入口空间处理,使公共空间与该建筑的内部空间相互渗透,从建筑表层的“形”表达出了建筑的空间关系。

图1中庭空间的加入,为建筑立面表层表达奠定基础

2.2意的表达

这里的所表述的“意”是指建筑立面的构思意图。通过建筑的表层设计,能够将建筑师的设计构思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本项目位于是二期建设的配套工程的关键项目,因此,在进行立面设计时,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及企业未来愿景及厂区环境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结合最具特色的企业标志进行设计,对标志进行设计重组,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太极形态,在建筑立面上强调体块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形体的穿插与对比,加以体现。

2.3技的表达

建筑技术影响着建筑的高度、材质和体量等,有时候也影响建筑的风格。作为建筑物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结构和材料是不可或缺的营造手段。建筑技术从深层的地方深刻影响着建筑立面的表层特征,现代技术带来了新的材料和视觉感官,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建筑美学的重构。该项目作为的生产办公建筑,其表层采用的建筑材料多为玻璃与铝条,这样,该立面表达出一种轻盈的、开放的、灵动的感觉,并非常有视觉感和流动性,从而体现其建筑技术美的特征。建筑技术在整体上力求与建筑结构相互结合,主楼的立面表层结合单体形态组成现代的垂直竖影,采用玻璃幕墙明框系统,幕墙技术结合建筑主体结构及建筑平面功能布置,建筑立面设计的精彩与否,与建筑细部处理有很大关系,故设计中重点考虑了幕墙的节点处理,包括幕墙不同玻璃的交接细部节点,内部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关系等。在建筑立面技术设计中也结合建筑未来内部空间使用情况考虑了建筑立面技术细节大样,预留空间。该项目无论在玻璃、石材还是铝材幕墙施工工艺方面,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同样能体现出现代式建筑以技术美为主打的典型建筑特征。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建筑立面的设计也逐渐有了高度重视。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建筑立面表层的设计工作,以在设计过程中将形、意、技与建筑内部功能相结合,以为建筑的美观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逊、张敏、刘际欧.浅谈建筑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J].科技信息.2011(24).

[2]杨莉萍.浅谈工业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