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安全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 2

简述建筑安全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马强

北大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大,在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支柱性产业,对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规范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从施工技术、骨干力量还是施工方法等内容都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普遍不足,主要是管理水平不高和重视程度不够,这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很多企业的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低估安全隐患对企业生产与发展造成的影响。对安全管理的意识没有得到足够提高,是发生此类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安全意识,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安全管理想得到大范围提高比较困难,只有解决人的安全意识问题,才能解决安全管理的WNET,保证企业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我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符合安全生产发展客观规律的快速发展模式,安全生产法治建设滞后于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虽然,党和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相继出台、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企业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防范不到位、监管缺失和安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根源就在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导致建筑市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2.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不落实

在各利益驱动的社会背景下,利益集团通过其社会人际关系,采取各种非法违法手段,以其无施工资质或不具备施工安全资质等级的代理人,借助具有建筑安全资质等级的企业名义实施中标、以挂靠、联营方式等手段垄断建筑市场,再通过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给不具备施工安全资质等级的代理人或无施工资质的个体承包商施工。由于各利益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工程层层转包分包,个体承包商为获取利润而减少安全投入,直接导致保障安全生产必须的防护设施、设备、用品、器材、机具、材料等严重不足或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和事故频发。

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淡薄,责任不明,措施不到位,以包代管,形成了只是名义上的中标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不能实施有效管理,即使派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也是有职无权,施工队伍选用、管理权和安全资金投入的使用权掌控在挂靠联营方的实际控制人手中。从所周知,建筑市场形成的非法违法的挂靠、联营生产经营现状,以包代管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造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隐患不断,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4.安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

从我国历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执法不严,监督缺失,未能依法坚决取缔非法违法招投标、挂靠、联营等混乱的安全管理状况。一些监督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监管不到位不及时,查处不力,玩忽职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对已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也因深层次的问题而查处不力,措施不到位,致使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安全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消除。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问题思路设想

1.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与监督机制

制度是实施有效的建筑安全管理的保障,必须要把对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做为前提和基础,针对各施工主体的不同区分责任区域,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必须要将责任区分到各个安全管理岗位,做到"安全责任大家挑、人人肩有指标"。如果出现了伤亡事故,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责任鉴定,区分责任归属,业主也要间接承担部分责任,绝不应当出现推诿、躲避等问题;要加大监督管理机制,施工企业、业主以及相关的监理部门要负责相应的监督责任,每天要对所有的作业岗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漏洞,要及时进行整改和治理,最大限度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完善安全事故透明化制度体系

施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程做到公开透明,建良心工程,做放心企业。在安全事故防范上,要及时做好事故的记录与申报,对于发生的瞒报、漏报和虚报事故的企业与生产单位,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处罚,严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要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对企业与生产单位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安全头上悬着一把"剑",从思想观念上杜绝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要建立明确的赔偿制度,对于《安全生产法》中提及的赔偿事项要做到具体明确,不应当用大而化之的概念去影响安全制度,防止出现私下解决、违规操作等违反制度规定的问题。

3.加强企业安全教育

在建筑企业当中,安全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是最大的隐患,工程作业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很注意,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皮踏"心理,对于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以身犯险。分析原因,主要是项目管理人员和当事人的疏忽或者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所以,企业必须要坚决杜绝疲劳作业,大力宣传安全常识,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国内最具备适用性的防范措施就是宣传教育,只有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系数才能够保证。要大力宣扬"安全第一施工第二,生命重于一切,杜绝违章施工作业"等口号,定期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教育警示片,组织安全隐患分析会和安全事故大讨论,真正形成人人、处处、事事讲安全的氛围,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4.建立健全的安全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将安全施工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及肩负的责任,从而认真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通过安全考核评定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和应对,有效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5.加大建筑施工安全投入

建筑施工安全与否是衡量一个施工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到企业信誉和形象,因此要想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需要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的投入。这就需要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同时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水平;并还要加大安全施工宣传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真正的做到安全施工。

结语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与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一样得到重视。企业的管理层更应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并将安全生产,安全责任意识贯彻实施,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才能从企业整体层面上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梅强.事故损失预估方法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9).

[2]毛文年.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

[3]华燕,王际芝.建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管理[J].土木工程学报,2013(9):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