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创呼吸机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用无创呼吸机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

徐鑫祥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均已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ST+V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02水平、PaCO2水平以及血PH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CO2水平经治疗有明显的下降(P<0.01),Pa02水平及PH值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但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使用ST+V模式比使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ST+V模式;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比对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53-02

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能够对人体肺部进行主要破环的疾病,它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COP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呼吸衰竭,它会导致患者的血气指标失调,然后造成体内酸碱值失去平衡,并引发酸中毒等一系列的并发症,病情加重是可能会导致诱发肺性脑病,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2]。本次研究以对我院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T+V模式和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现将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成员22例,女性成员9例,年龄在41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55.5±2.5)岁,平均体重为61.25±6.69kg,平均身高为163.55±5.22cm,其中,入院时有7例患者处于轻度昏睡状态,3例患者处于中度昏迷状态,2例患者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实验组男性成员20例,女性成员11人,年龄在42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56.2±3.3)岁,平均体重为62.55±6.79kg,平均身高为165.55±5.32cm,其中,入院时有9例患者处于轻度昏睡状态,5例患者处于中度昏迷状态,3例患者处于重度昏迷状态;统计对比患者的身高、体重等一般数据,差异不具备统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均已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本次研究得到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同意,并在研究报告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即吸氧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祛痰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治疗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进行S/T模式的无创通气治疗,使用面罩或鼻罩为患者进行正压通气治疗,将呼吸频率设置为每秒12~18次,并将氧气的流量设定为5~8L/min,将起始吸气压力设置为7~9cmH2O,随后看患者病情逐渐增加,须将呼气的压力设置在3~5cmH2O,同时通气的频率为3~5h1次,1天2次,1个疗程是1周,必须连续治疗1个疗程[3]。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ST+V模式的无创通气治疗,呼吸频率、氧气流量、呼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设置值和对照组一样,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潮气量合理的调整吸气压和呼气压得设定值,增加患者的舒适度,1个疗程为1周,需连续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和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经治疗患者意识恢复且血气指标,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的好转则为治疗有效,反之,治疗后患者的意识和血气状态等无好转且有加重的趋势,则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之后,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RR水平、PaCO2水平及血PH值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要更好,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得出,具备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表[n(%)]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肺部异常性炎症,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并伴随着广泛的肺外效应的疾病,患者多是老年人,它具有气道阻塞、易复发等特点。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4]。无创呼吸机在患者吸气时通过呼吸机将空气压进机体肺部,可以提高患者机体肺泡通气量,促进肺泡中氧弥散至血液,降低无效死腔气体量[5]。综上所述,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使用ST+V模式比使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明文.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铜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74-475.

[2]李英,李步峰.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使用医药,2014,2(7):30-31.

[3]刘英宇,王红阳,张蕾,等.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人检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1):55-57.

[4]李会玲,金梅梅,赵亚峰,等.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10(21):2622-2624.

[5]林建聪.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4,12(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