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陈力

东莞市太龙湾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构建和谐人地管理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而近些年,我国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和水土资源安全,严重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经济的构建。水土流失主要是不利自然条件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互相作用而出现的,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了实用性处理策略,从而提升水土流失控制水平。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甚至是土地资源被彻底破坏,且严重影响侵蚀区域的土地利用,更是影响到整个侵蚀区域周边整个流域,最终使得人类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类经济活动的飞速增多,加快了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这时若不尽快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则会严重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使得自然资源被超额消耗,加深了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强调的是水力及重力和风力等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而导致水土资源及土地生产力被严重破坏和损失,其间可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损失,可以说水土流失为土壤侵蚀最关键的一种形式,本文着眼于舒兰市进行了下述几方面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和土壤侵蚀是息息相关的,该市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雨量十分集中,且多年的平均降水量可达694毫米,但是其降雨分配并不均衡,大都是在6、7、8月份降雨,而降雨量可占到年降雨量的60%,并且降雨强度很大。该市的地貌高低有很大的差异,且降雨时间短不长,强度又大,此类条件极易形成地表径流,从而出现水侵蚀,之后就形成了侵蚀沟。再加上该市春季时,地表裸露很多,且温度升高快,融雪径流亦是十分集中,从而出现水侵蚀。

2、人为因素

人为性因素多是人为性社会及经济活动频繁,从而导致地貌植被严重破坏,最终出现水土流失。这里强调的是修路及开矿和房屋建筑等类建设活动,亦或是毁林开荒的持续进展,出现了过度采伐而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各种人为因素的综合而造成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治理

1、强化综合治理规划科学性

基于舒兰市水土流失具体特点对其进行治理,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且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将永久性措施及临时性措施充分结合,再是将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有效结合,再将建设项目及生态环境互相结合,提出科学适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特别是舒兰市中东部台地丘陵等地的水土流失治理。

2、强化工程措施的合理性

工程措施可分为沟头防护工程及截水沟工程和建立小型塘坝蓄水工程这三个方面,而沟头防护工程则主要是谷坊工程及拦砂坝工程和蓄水工程,以此来防止沟底出现下切,从而阻止上游泥沙下泄;截水沟工程主要是于坡耕地上面和林地及荒地接壤的位置,亦或是在长坡面二肋地和坡度变化较大的位置开挖截流沟,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预防水流进坡耕地,亦或者是水冲刷耕地;建立小型塘坝蓄水工程则可实现调洪及蓄洪,从而更好的拦截地表水,这样也能充分缓解山水导致的水土流失。

3、强化植物措施有效性

应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大森林覆盖率,从而更好的防风固沙,实现地表径流拦截及调节的目的,保证坡地不被冲刷,可更好的涵养水源,达到蓄水保土的目的。可采用沟头防护林,于冲刷沟的沟头防护埂位置营造相应的护埂林带,以乔灌混交林为主;再是沟底防冲林,这是于冲刷沟沟底灌木扦插造林,多是在汇水面积小且水流缓慢的位置,展开栅状造林;而汇水面积大且水流急的位置应于其沟底留水路;沟边防蚀林主要是在冲刷沟的沟边及其沟坡位置建造防护林,多是带状混交;截流沟埂防护林是于截流沟埂的外坡位置种植紫穗槐,使其形成灌木护埂林带;地埂植物带则是于地埂上合理营造地埂植物带,这里主要是以播种苕条进行造林,以此来防护地埂。

4、强化耕作措施的适宜性

应以不同地形及土质和坡度进行垄向调整,这里强调的是25°以上的坡耕地要退耕还林,以当地的实际条件种植水保生态林和经济林,亦或者是速生用材林;而25°以下的坡耕地若是土层较厚,则可改为梯田,修建适宜的梯田来实现水土保持,要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缓坡后陡坡的原则进行,再是要选择交通便利且土质良好的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再是25°以下且土层薄的坡耕地应实行保土耕作,比如采用等高耕作和间种套种及粮林带状间作,这里应强调坡面上每隔相关距离,再沿着等高线建立横沟和若干横沟互通的纵沟,再是要及时排出坡面的水流,从而截短坡长以缓解地表径流冲刷坡面。

结束语

水土流失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各项生产,并阻碍了人类生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会严重破坏地面的完整形,从而降低土地肥力,导致土地出现硬石化及沙化等方面问题,甚至是影响到农业生产,最终使得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们群众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十分贫困,生产条件亦逐渐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的防治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强调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提出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保证水土流失情况得以有效治理。本文着眼于舒兰市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并以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实用性治理措施,强调其综合治理规划科学性及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和植物措施有效性,再是应加强耕作措施的适宜性,为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梁金亮.辽宁省宽甸县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

[2]李化,贾峰.营口市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J].现代农业科技,2013(01).

[3]贾素丽.浅谈乐亭县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06).

[4]孙家国,谷艳玲,母成波.黑龙江垦区水土流失成因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