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黄淑香孟庆伟

黄淑香孟庆伟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摘要】目的:将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其作用。方法:抽取就诊于我院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再次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采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有治疗意义。

【关键词】护理措施;脑卒中;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235-02

缺血性脑卒又名脑梗死,在临床脑卒患者中占70%,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缺氧、缺血,导致脑软化或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的症状[1]。在发病急性期救治,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减小二次发病几率,减少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就诊于我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在48~90岁,均龄是(73.30±1.0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选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式,如下:

1.2.1高血压基础血压升高,中风发生率增加,舒张压每增高1mmHg(1mmHg=0.133kPa),中风患病率约增13%。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平素嗜咸、易紧张、易急躁)的病例对比发现,高血压比值占7.73%,居各项危险因素之首[2]。所以,高血压是防控脑卒中发病的关键。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控制并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予适当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发生。

1.2.2高血糖血糖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机制。高血糖通过促氧化,分解成氧化自由基,从而阻止人体内皮细胞DNA合成,破坏血脑屏障及血管壁。据研究表明,超负荷血糖状态,使人体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活跃,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数量增长,造成大面积微小血管受损,出现“脑梗死”[3]。可见,控制血糖,可达到降低脑卒中发病目的。

1.2.3高血脂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如磷脂)总称为血脂。虽然高血脂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经多项实验证明,高血脂与动脉硬化型脑卒中存在联系。脑卒中患者普遍有血脂异常的症状,所以针对此类患者进行降脂疗法等二级预防有治疗意义。

1.2.4吸烟经研究发现,吸烟也是各类脑卒中常见的单独致病因素,与脑卒中患病率呈正比。根据患者烟龄增长,吸烟数量增多,脑卒中风险提高。据研究,吸烟可将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提高至3倍左右,患者经有效戒烟治疗2~3年卒中发生显著下降,治疗5年以上可无异于不吸烟者。

1.2.5饮酒男性多因饮酒量上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也增高,日饮酒量为55g以上者相比不饮酒者发病风险约高于2倍,经多项调查示,饮酒量越大,患病致死的风险性越大。

1.2.6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现代医疗的变革,使心理护理治疗逐渐得到认可。护士通过监测病人心理和诊疗需要,实施适度的心理干预。据调查显示,接近21%的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65%左右的患者有重症抑郁。所以,控制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对脑卒中的错误认识,调整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可加速恢复身体功能。

(2)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护士为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脑卒中的发病因素,包括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潜在的隐患,通过宣传使其对脑卒中疾病有认知,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叮嘱由小事做起,比如适度锻炼、禁烟酒、少盐少脂进食等。

(3)健康教育是总体护理治疗的重点,有力的健康教育宣传,使多数高发患者学习到脑卒中的相关信息,促使患者自发进行保健行为,大大提高了主动依从性,降低了发病几率。可开通多个渠道以便脑卒中高发患者和家属方便快捷的听取护理情况。如在设备齐全的社区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发送宣传手册、广播教育等,诱使其自发学习。另外,脑卒中患者间互相交流,也可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3数据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患者通过有效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满意度、再次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当前,引发脑卒中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同型半胱氨酸、血浆C反应蛋白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形成就医遵医习惯是预防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案。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与日俱增,但大众对脑卒中了解并不全面,设立社区服务窗口,丰富脑卒中致病因素的认识,完善防治网络,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定期监测指标,接受药物治疗,自发保健,可避免脑卒中发生。

【参考文献】

[1]邱玉红.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6(12):44-45.

[2]李葆华,王艳董,玉静.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3(14):271-272.

[3]常红,许彬彬.脑卒中二级预防危险因素研究现状及护理干预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35(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