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范震

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来讲,河道成为一个城市最富有灵性的自然景观,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河道整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河道整治应从美化景观、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出发,进行综合整治,从而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水和谐的生态城市建设。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生态化城市建设原则,提出了几点整治措施,最后简要表述了生态城市河道整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建设;发展

引言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发展日益迅猛的21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不断升华。但与此同时,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伤害也日益加剧,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成为了21世纪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被提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日程。为了进一步的推行城市生态建设,我国拟定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环境治理、城市开发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系。而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的水环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化建设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从国内外河道污染与政治现状出发,结合具体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案,探讨城市河道政治的有效方式以及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

1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

河道是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行洪排涝,交融航运,是城市的生活源头,然而,在许多城市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了河道规划,成为了现阶段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障碍。

1.1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城市内的一些工厂、企业、个体作坊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道之中,形成了严重的污染,黑水臭水横流,而部分村镇河道河面上固体漂浮物泛滥,岸边垃圾随意丢放,同样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2河道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许多城市在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将河道整齐划一的笔直走向,以谋求现代都市的时代感,然而这一规划却完全摒弃了河流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环境中河道必然是迂回婉转的,水流在弯转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水流动力,加快水体代谢的速度,保证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然而现阶段许多城市内的河道网络缺乏合理规划,使得河道部分地方水流不畅,使得水体代谢速度变缓,破坏力河流的生态平衡。如表1所示,为2012年黄浦江上下游干流及支流水质评价表,由此可以看出河道污染的剧烈程度。

表12012年黄浦江上下游干流及支流水质评价表

1.3河道岸堤生态环境退化

由于城市的不合理的河道规划方案,一定程度上割断了河道与土壤、水体之间的联系,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物流。同时人工河道护岸大多采用混凝土桩板结构,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河岸附近的生态环境退化。

2生态化城市河道整治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经过40多年的深入发展,我国对于生态化城市的内涵也有了更好的认识。生态化城市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的需要。

2.1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人工改造,这样才能达到既创造了文明,又顺应自然的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理念。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也需要在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和谐”的概念。现阶段,对于城市河道整治规划不仅仅只有经济意义,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人文视角下,城市河道整治应该遵循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站在经济、人文、自然互相和谐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的造福于人民。

2.2城市河道生态化整治的具体措施

城市生态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强化城市水体环境整体协调,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河道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人工生态堤岸建设

如上文所述,许多城市在建设生态堤岸时候,往往只是考虑到建设的简便性和经济性,大多忽略了工程给河流带来的生态影响,这种做法对于城市河流会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采用人工生态堤岸建设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人工生态堤岸建设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是工程的实施对于水体的污染,基于这个考量,在选材方面,应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对于必要的刚性结构设置时候,应尽量选择自然材料。与此同时,建设生态堤岸还必须要设立亲水设施,但必须注意设置亲水水位与亲水台阶相适宜,且水位变化不宜过大,让人们能够更多的、更安全的与水接触。

(2)改善水体污染,保护水土生物多样性

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现阶段许多城市合理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来源,因此,想要更好的改善水体污染,城市管理者必须狠抓城市污水处理,对于相关化学工厂、企业,要敦促改善污水排放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进行定时检查。同时应该做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尽量避免生活垃圾队河道的污染。

河道整治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改善水体水质,因此,城市规划者需要定期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处理,青黑除臭,畅通水流通道。同时还需要抓好截污治污工作,应将排放至河流的污水全部截留并网,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保护水体环境。

(3)规范河道建闸,抓好防涝泄洪工作

在生态化河道建设工作室,需要注意到河道建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注重城市风貌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到河流本身的自然定律。现代生态学表明弯曲的水流能够更有利于本地生物多样性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洪水的灾害性。因此,在河道建闸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河道自身的地势特点,保证水流通畅确保水体自身代谢正常。

(4)优化河岸生态配置

河岸建设不能一味考虑经济性,还需要考虑到河岸建设的生态学。在河堤建设过程中,人工刚性材料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为了更好的降低河堤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应该在河岸建设周边优化植被配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同时配置花卉、草坪、景观树,还能够增强河道的亲民性,一定程度上发挥人文效应,改善城市风貌。

3城市河道整治以及生态化城市建设方向

城市河道整治是建设生态化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河道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之源,其规划与整治工作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城市河道整治应与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河道规划建设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强调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的原则,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河道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同时河道整治应标本兼治,做好排污治污工作。利用非工程性措施改善城市河流生态是研究的新方向。建设生态型河堤将会是现代城市河流整治的主要发展趋势,融合现代水利工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新型水利工程,一方面利用河堤布置的植物来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河道底部所产生的微生物来净化水土,提高水土自净能,改善水环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中的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城市河道整治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打造良好的生态系统,创建良好的城市水文化风貌,既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打造出亲水型的宜居生态现代都市。

参考文献:

[1]季永兴,刘水芹,张勇.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岸结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1,8(4).

[2]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J].中国三峡.建设,2004(05).

[3]李淑杰.浅析生态化河道整治规划[J].陕西水利,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