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小学英语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激发小学英语学习兴趣

朱娅琼

朱娅琼(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中心小学校四川巴中636025)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而新《英语课程标准》又强调小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1-0136-01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件。”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良好环境。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创设情景进行教学。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直观教学要灵活多变,丰富多采,教师既要有备而来,预先准备好一些实物或图片、幻灯片,又要善于临场发挥,捕捉“道具”,如学生的文具、衣物、现有的设备、景物等,并辅之以简笔画,使直观教学充实且不流于重复。比如在教学食物和饮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设置一个售货员场景,把物品的图画贴于黑板上,让学生利用所学去买尽量多的东西,学生们表现得很活跃、积极,给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对话,轻松的表演,学起来当然更加投入,更加简单。这样就能使英语课堂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

2玩乐教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中的游戏教学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教学游戏或者愉快的游戏情景,用“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大脑、口、手、脚等活动,刺激神经中枢,引发学习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如在学习动物时,我轻声的在一名同学耳边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让他模仿这个动物,让同学们猜动物的名字。这样通过活动,即巩固了所学的动物,又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这个游戏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竞赛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良好群体的形成。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的课外口头或书面作业也采用竞赛方式,如“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比一比,看谁演得最好”,“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快”,“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多”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

4激励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愉快地学习知识。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对学生的奖励包括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赠送奖品和赋予某种权利等。在课堂上,我大胆地经常使用鼓励,既鼓励全班,又鼓励某一个小组或某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我也经常给予鼓励。我不仅写上“Good”,当学生获满分累计到一定次数后,我还会贴上一张表示奖励的小粘贴画。朗读、口语交际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我就赋予他“小老师”的称号,并交给他一些任务──领读、检查、帮助后进生等。

5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的实践机会,创造更多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培养小学生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即培养小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外语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语言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教学的实践性。而课外活动就填补了课堂教学的这一空白,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此外,学生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接触丰富的词汇,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英语活动,如,组织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外语文化小岛,让学生时时置身于英语知识的海洋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等;每个月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英语,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焦芳.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校园英语旬刊,2015(12):199.

[2]徐同福.浅谈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文摘版:教育,2015(2):185.

[3]史嘉彬.浅论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J].学周刊:b,2011(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