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

张晶莹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41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建工作也在一步步的扩展之中,建筑施工安全便成为了稳定社会发展和民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正因为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安全的要求和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做好安全保障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本文将通过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分析,这两个相关联的主题,进行探究,为我国建设行业提供部分分析建议。

关键词:建筑管理;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建筑的要求内容不断丰富。为了满足人们的期待,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效率,使安全系数降低。由于施工现场的各种原因,安全事故频发,员工性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带来的经济损失更不可预估。所以建筑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更关系这社会的进步和幸福指数。

1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的建筑行业质量低下,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甚至威胁到民众的人身安全,大幅度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因此,强化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首先便是对于社会安全和社会整体正常运行的体系做出了最为基本的保障,让人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若质量低下长久化,则会涉及到不断的翻新和整修工作,导致了建筑企业大规模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消耗。建筑业原本便属于大金额的公司企业,每一次整修都会耗时耗力,若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长期性开展循环的建筑工作便直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样极为不利,也影响了企业的名声,甚至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声誉,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也会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筑安全素质教育针对于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于高危职业的职业素养都有一定的培训作用。除此以外,只有完善了建筑安全素质教育,让整体劳动力都能够对于该行业有自发性的安全意识,主动培养对于施工建设中的严谨性和安全性,避免细节隐患的发生,才能够加强企业本身的和谐稳定发展,让该建筑企业能够有进步的目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员工和管理层的共同交流,只有员工都具备了对于企业和施工的凝聚力,才能够真正实行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标准。由此,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管理,便是从员工自主的意识强化和整体体系的管理层面,双重优化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2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行业是一个与众多家庭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行业,安全问题时刻是家人们所担心的。生命尤其可贵,安全问题也同时被建筑行业所重视。目前,建筑施工人员多数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为了维持生计,奉献自己的体力去劳动。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本身专业素养和操作均没有接受专业的指导,同时还不熟悉建设安全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这就及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还有的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另外,负责监督管理施工人员的监管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为员工的生命安全多做考虑。同时,他们也需要和施工人员一起接受安全教育。很多监管人员不熟悉建筑安全守则,这就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3实现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的路径

3.1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加强建筑安全教育是根本

实现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施工单位应综合考量工程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提高建筑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底线意识和管理理念,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1)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施工人员要认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如该工程单位曾举办“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注重加强施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在施工作业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明确施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保证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2落实安全管理,监管细节因素

为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除了在企业标准和员工操作方面着手之外,更应当注重的便是整体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作为大型项目,需要一定的相关人员在每一个部分做到严格的管理审查,才能够及时发现细节问题并加以更正。为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保障,根据国家颁布的施工建设条件指标,对施工进行更为严格的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下,应当逐步安排层面式的管理,让任何细节问题都可以在实时监管下做到最优化,让各个部分单位为相对应的部分环节全权负责,尽职尽责地把建筑生产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自然,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除了人员管理,在器械和材料的选取上,也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多次且实时的审查,避免偷工减料或材料使用不当的状况发生,才能够逐步合理强化建筑的安全性。

3.3增强企业文化建设

为了加大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可以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创建,还会使安全意识加以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也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向更深刻高尚的层面进行过度和转化,为了获取社会和人文的好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必须将其放在首要的日程上。并且设计建筑安全活动或者进行宣讲讨论,扩大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覆盖面。使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在行业中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

3.4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落实安全制度

在施工作业的时候,管理人员要进行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筑企业必须认真的落实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企业不能为了节约成本,就不进行安全设施的投入,那么这样的节约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必须严格的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保证安全的施工。

3.5改善施工环境

露天和高海拔地区的建筑施工环境十分恶劣,也十分常见,但施工单位要重视人本思想,要积极采取安全设施的加持,努力改善恶劣环境的多种影响,使施工人员在任何施工环境下,都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为有效执行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应该设置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范设施。为每个施工人员提供安全鞋和安全帽,负责每个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进程。此外,施工单位还应预测和评估建筑安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设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加强施工安全的科技投入和研发,慢慢加大对建筑安全施工的管理办法,更科学地进行安全施工。加大对露天或高海拔等危险作业工作的安全设备研发和机械开发,以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指数。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建筑工程负责人努力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建筑安全意识水平。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具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将安全管理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目环节中,避免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锡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58.

[2]梁健明.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7):79-80.

[3]李芸.谈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6,42(19):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