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岑曦

岑曦(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中心学校广西贺州542804)

摘要: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强学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家校合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1-0181-0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家校合作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要加强与家长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

人的心理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环境非常重要。人的世界观在形成过程中,对世界的认识形成过程主要依靠大脑神经元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认识。所以,从孩子出生到念小学之前,其认知能力与感知能力都是在进入学校之前所形成的。

由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孩子在3岁以后,就形成了自己看世界的小看法。孩子长到7岁进入小学时,其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常常不是很顺利,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时间较少,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学校和家庭中的家长合作,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关注。

家校合作可以使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思潮,提高小学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从而减轻学生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家校合作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强化合作观念,开展多元互动

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而与自己无关,即便学生的学习不好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大多数家长也认为是教师没有教好或者是学生自己没有好好学的原因。还有部分家长过多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当考试后就立刻询问学生考的好不好,得了第几名,却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学校角度看,也有许多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认为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家庭才是践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关乎学生德行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员。如此一来,学校和家长会互相推卸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许多学校和家庭没有正确意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缺少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职责,以引导他们开展教育合作,使他们可以发挥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尽职责。

2.2确立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反馈机制

家校合作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首先确立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反馈机制。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上也会感到迷茫和无力。部分小学学校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家庭教育的错误开展更加会导致校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建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定期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与阶段性教育内容向学生家长进行告知。教师也要与家长就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共同探讨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更好进行的调整策略。

2.3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形成家校联席活动制度

目前,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活动,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发动一切有关单位、部门办学,为家长广开学路,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教学时间的安排,可以相对集中,也可以分散、灵活;教学内容的组织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最为迫切的问题,有系统地传授,既要能帮助家长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又要有时代特点,突出家庭教育的特点;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家长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它既是业余学校,又担负着特殊的任务。教师要深入家长,听取意见,有计划地组织家校联席会议,并形成活动制度。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及家长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举办父母效能训练活动、各种亲子活动,调动家长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形成教育的合力。

2.4联动活动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在践行家校合作教育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的能动性,这就需要借助联动活动机制的构建来全面加强家校联系,同时也是确保该种教育模式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原理来构建一套健全的心理教育联动活动机制。

借助该活动机制来全面增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以便可以更好地稳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确保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稳健地向前发展。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或者其他亲子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帮助家长和教师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合理沟通和联系,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均可得到良好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此外,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许多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他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思考的成功感和喜悦感,甚至还会产生自卑的学习心理,所以,他们大都会将学习的兴趣转向打架、上网或游戏等可使他们有成就感的活动中。因此,学校可以与家庭保持良好的联系,以便使他们在充分了解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针和计划的基础上,开展引导性教育,逐步降低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需要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逐步形成健康心理。

结语:

建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在尊重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开展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规划,并在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开展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更为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王娟,陈忠贤,印婷婷,陈静。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3(1):5-18.

[2]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5):142-143.

[3]高云珍。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5(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