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疗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疗对比研究

张海洲

张海洲

(无锡市惠山区堰桥医院21417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切开复位,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75-02

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发生率不高,但该项病情比较复杂,在治疗上比较困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在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逐渐引入了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且分为多种类型。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诊治的60例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60例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中有16名为男性,14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45.56±6.32)岁,按照Gustilo分型标准[1],有15名患者为I型,10例为Ⅱ型,5例为Ⅲ型;对照组中有17名为男性,13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45.93±6.66)岁,按照Gustilo分型标准,有16名患者为I型,10例为Ⅱ型,4例为Ⅲ型。2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流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X?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流血量、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情况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n(%)]并发症发生率[n(%)]

对照组3042.8±7.517.4±7.8106.3±5.56(20.0)

观察组3055.4±8.613.7±6.244.4±3.91(3.33)

3讨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踝关节活动功能不足[3]等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传统的常用方式,主要采用髓内钉等方式,但由于胫骨断端血供主要来自骨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往往会使骨膜受到较大的剥离,使断端的供血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率升高,延长了住院时间,且由于术中流血量较多,容易导致术后感染[4]。

闭合复位内固定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研究出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法,顾名思义,这种方式有效的缩小了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骨膜的剥离;同时它还充分的考虑了踝关节活动功能不足等情况,提高了患者术后愈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患者的活动功能提高,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由于术中切口小,减少了术中流血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但由于在实施该项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术中透视,因此手术时间相对较长[5]。

本文采用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诊治的60例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对闭合性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切开复位,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鸿晨,张伯松.胫骨远段骨折采用微创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中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之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13,04:338-341.

[2]梁博伟,赵劲民,殷国前,胡峰,盘荣贵.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与髓内钉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7:3116-3120.

[3]戴涟生,荆浩,程飞.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09:1010-1012.

[4]李国文,黄玉良,武明鑫,邬哲慧,刘志彬.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98-99.

[5]AlexandreA.Sitnik,AlexanderV.Beletsky.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FixationofTibiaFractures:Resultsin80Patients[J].ClinicalOrthopaedicsandRelatedResearch,2013,471(9):2783-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