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生理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互联网+”背景下生理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马丽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重庆404120)

【摘要】生理学较抽象,逻辑性强,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数字资源呈爆炸式的增长,合理利用数字资源可教学生动、直观、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互联网+;生理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48-02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是后续基础课程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后续临床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的基石。同时生理学较抽象,逻辑性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较难,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数字资源已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教育资源信息亦如此[1],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可使生理学教学更形象、生动、有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1.微视频

微视频是指相对较短的视频片段,可通过智能手机、数码相机以及摄像头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和播放。微视频教学资源是指依据教学规律将课程教学内容碎片化为短小的知识点而拍摄成的视频[2]。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是指视频时长一般在5~15分钟,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小”是指内容选取的主题小、知识点少,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精”是指教学设计精心、课件制作精美、教师讲解精准;“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让人印象深刻[3]。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资源,视频将文字、声音与图像融为一体,刺激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并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从而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快速理解与掌握,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2]。

2.影视片段

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录像、教学课件等,还是网络电视、录播系统所产生的各类视频,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4]。与课程相关的影视视频的合理利用可使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易接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在讲解狂犬病毒可通过唾液而被排泄时,可以选取《青年医生》中“恐水”“畏光”疑似狂犬病患者做唾液检查的片段加以深化巩固;在学习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以截取《血疑》中女主角受到放射性物质钴60辐射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片段得以感性认识。我们也可以截取《青年医生》第一轮播出中“9%的生理盐水”强化学生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记忆。

3.虚拟仿真实验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是针对医学实验内容,通过仿真、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将实验操作与实验对象、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模拟现实的实验环境,对仿真实验动物进行虚拟操作,实现对操作人员各种感官反馈的模拟,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内容丰富、体验逼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5],已经成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6]。此外,数字人解剖系统图像清晰、位置直观、结构形象,在教学中,我们也会使用该系统对所涉及的组织器官进行结构的复习。

4.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教学的云服务平台,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前,学生可在云班课上查看形象生动的微视频、教学动画等数字资源;课中,教师可利用平台进行快捷有趣的课堂点名,方式多样的课堂提问,乱序排列、智能分析的课堂测试:课后,学生可参与有趣烧脑的临床案例分析。此外,学生参与的诸如以上的所有云班课行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此经验值可作为课程评价考核的指标,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微视频、影视片段、虚拟仿真实验和云班课等手段可以从角度,多途径激发学生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琳,胡志希,曾逸笛,杜佳,凌智.论互联网+时代下中医诊断学教学云平台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0):32-33.

[2]王亚平.微视频在医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7.33(01):50-53.

[3]孙蓓.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J].劳动保障世界,2017.(06):77.

[4]王永斌,刘玮.“云”视野下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与核心功能分析[N].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19-22.

[5]冯军,胡晓松.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N].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0):118-119.

[6]周胜明.一种基于Web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7.36(2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