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刘维芳

刘维芳(广灵县中医院护理部山西广灵0375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300-01

【摘要】截瘫是脊柱椎体或附件骨折后,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的骨片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导病人受伤脊髓横断平面以下肢体的感觉(痛觉,触觉和温度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部分或完全性的丧失。如得不到妥善的护理,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或常年卧床。我院2007年至2009年共收治了35例截瘫患者,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截瘫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5例,男,29例,女,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6岁左右,其中颈椎损伤3例,胸椎损伤9例,腰椎损伤23例,完全性截瘫8例,不完全性截瘫27例。

2康复护理

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整个康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顺利开展康复治疗的必要条件。截瘫患者往往是在正常情况下突遭外来伤害,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急躁、恐惧、甚至悲观失望情绪,因此,护士应多巡视病房,用亲切的语言、和善的面容,多与之交谈,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维护病人的自尊心,做好生活护理,帮助病人明确如何对待功能损伤,掌握正确的应对机制,指导病人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

2.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截瘫病人由于病程长且长期卧床因此并发症非常多。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感染、褥疮和泌尿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与原发病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会因病情加重而危机病人的生命。因此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主要任务。

2.2.1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长期卧床后可能致命的常见病发症。因此首先应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还应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咳痰及扩胸等。为防止坠积性肺炎,要进行体位性引流,定时变换体位;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应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并应使病人侧卧位自下而上拍打背部,增加体位引流效果。必要时要为病人吸痰甚至做气管切开等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加强口腔护理。

2.2.2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截瘫病人大部分要留置导尿,加上病人长期卧床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因此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极为重要。首先要严格无菌操作,消除感染机会。对留置尿管的病人,导尿每周更换一次,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同时帮助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不输液时每日饮水量2000~2500ML为最佳,以达到自行冲洗尿道的作用。定期用0.2%呋喃西林或庆大霉素等冲洗膀胱。每周复查尿常规防止尿路的逆行感染。

2.2.3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截瘫患者皮肤失去感觉,全身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为骨突起处。间歇性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感,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患者可卧特制翻身床、气床、水床等,也可使用柔软通气的垫圈置于骨隆突部位,减少骨隆突处皮肤与床垫的摩擦。设翻身卡,每1-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应记录时间、体位及皮肤情况。分别采用仰卧、左右侧卧,翻身时要保护受伤局部,保持脊柱复位旋转,防止脊柱扭曲而造成新损伤,翻身后粗隆及骨突部位应用软枕或海绵块衬垫,保持关节功能位,用温水擦洗病人肢体,用爽身粉对骨突部位皮肤进行按摩,如为患者更换床单,内衣时,一定要将患者躯体抬起,避免拖拉拽而损伤皮肤。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使用便盆是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以软纸、布垫。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压疮的早期征象是受压部位呈暗红色,弹性降低,继而出现水泡。此时,如能加强护理,使局部不再受压将水泡抽空,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使创面保持干燥,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如创面有感染时,轻者可用无菌等渗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再用无菌辅料包扎,1~2天更换辅料一次。良好的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易出现压疮的病人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2.2.4预防便秘的发生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采用腹部按摩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刺激肠蠕动,协助排便。对顽固性便秘者,可根据医嘱给予灌肠或缓泻药物。

2.3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病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功能锻炼是使病人预防各种并发症以及恢复机体功能的重要手段。临床分三期对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工作。急性期: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鼓励病人经常翻身,活动双上肢,指导病人做扩胸、深呼吸以及锻炼腰背肌等活动,对丧失运动功能的部位和肢体进行按摩和轻柔的被动活动。恢复期:主要包括自理生活的训练,如进食、梳洗、穿衣、大小便等。然后进行轮椅转移训练,对残留肌肉做必要的抗阻训练。行动期:随着病人肢体肌力及自信的恢复,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整理床铺,穿脱衣服,处理大小便,自己坐轮椅外出等。更鼓励病人床边或扶拐甚至弃拐行走。鼓励病人练习上下轮椅的各种技巧,加强残留肌肉的训练及全身的耐力训练。

3讨论

截瘫患者由于脊髓受损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缺损或完全损伤,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患者心里难以承受。常表现为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倾向,因此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使患者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疾病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前提。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便秘是截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的甚至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预防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伤、残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重建病人的身心平衡,最大限度的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对35例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进行康复锻炼的有力保证,分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使病人达到最大康复锻炼的重要手段,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周立宁,等.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07):629-630.

[2]陈兰香,张慧琴.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7).

[3]李文秀,陈萍,彭京霞.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