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对策

朱伟东

黑龙江省林甸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166300

摘要:我国有着长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水稻也是我国十分重要农业作物和经济作物,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对于水稻的培育工作,我国的水稻产量在逐年上升,在水稻的种植技术中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水稻的整体产量和质量。本文旨在对当前的早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水稻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对策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农业作物。水稻种植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产量低、质量低,随着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提升,尤其是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采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整体水稻产量。同时这种种植技术能够让水稻在成熟时稻穗饱满、植株生长旺盛,整体生长质量和成熟质量高。由此可见,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栽培的过程中,技术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1提升水稻的生长质量和适应性

通过对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水稻的生长质量和水稻的整体适应性。水稻在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后,能够提升幼小植株的整体生长质量,植株会呈现根系健壮、植株发达的特点,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是带土移植,完成移植后水稻植株能够很好地适应土地状况,在短时间内生长,有着较好的生长势头。同时,水稻植株在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后能够提升整体的适应性,可以根据植株的秧龄进行移植,可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进行移植。

1.2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水稻在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后,秧苗的整体生长势头和整体生长质量会大大提升,能够减少外界对于秧苗成长的影响,秧苗有着较好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能够进行较早的播种和移植,水稻可以提前成熟,缩短成熟的时间。同时秧苗由于自身生长旺盛,能够减少虫害对水稻秧苗的影响,提升整体的生长效果和成熟质量。

1.3提升水稻的整体成熟质量

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水稻的成熟质量较好,这主要得力于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的良好适应性和较好的生长势头,水稻能够充分汲取养分,吸收光照,加上对水稻生长的有效管理,水稻会拥有良好的群体结构,穗大粒多,所包含的营养成分也较高,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够为农户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

2.1选用良好的水稻品种和苗床进行培育

要想提升水稻早育稀植栽培的整体质量就需要选用良好的水稻品种,并且要选用合格的苗床对水稻的幼苗进行培育。在制作苗床的过程中,应当参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进行,目前主要采用的苗床规格是长度为10米、宽度为1.5米的苗床,这种苗床能够达到最好的培育效果。同时要选用质量好的种子进行培育工作,要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和水稻品种进行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培育效果。

2.2进行适时的培育和移植

在运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对水稻进行培育时,应当和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培育,我国目前在进行水稻幼苗培育时所采用的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再这样的温度下水稻幼苗的生长速度较快,同时能够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对水稻幼苗进行培育之后,在当地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植,这样幼苗在土地中能够生长的更加旺盛。由于幼苗在培育后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进行较早的种植,这样能够缩短水稻的成熟时间,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

2.3灵活使用物化技术

物化技术是早育稀植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通过土块制作的苗床能够很好地提升水稻幼苗的适应性,能够让幼苗在移植的过程中减少外界对幼苗的影响,通过对秧苗的效果和调酸工作,能够很好地进行物化工作,让水稻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达到更好的生长效果,能够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加强对于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

3.1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

要想达到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对技术进行推广,这就需啊哟加强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推广人员在开展推广工作之前应当对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示范性培育、整体施肥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应当向先关技术专家进行请教,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求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3.2在农村设置技术示范田

要想达到更好的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效果,就需要在农村设置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示范田,在建设示范田的过程中应当选择靠近市区的地点进行,因为该区域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积极性高,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这样能够减小整体的推广难度,然后逐步进行技术的扩散,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3.3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要想让农户真正了解到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先进性,并很好地利用该技术,就需要对农户进行现场的指导,不仅要对农户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际的指导,可以让部分农户进行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农户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技术的内涵和主要开展的方法,以求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提升整体的生长质量和效果。

3.4促进农民转换思想观念

我国水稻种植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有着很多的传统方法进行种植,同时由于农户的综合素质较低,对于新的技术并不能够很好地接受和了解,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够通过示范工作和田间指导进行技术的普及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到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也让农户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水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业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有着长久的种植历史,但是传统的种植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需求,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的采用能够很好地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该技术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国家和政府应当对水稻种植十分中海,扶持水稻种植,要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整体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世萍.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实践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120.

[2]包丽娟.水稻早育稀植裁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