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与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移动医疗与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探讨

何英田清

南充市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居民必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实现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移动医疗应运而生。居民借助于移动医疗可以促进其对自我健康进行积极管理,从而有效预防疾病和降低疾病的发生。因此,移动医疗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移动医疗;居民健康;自我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居民必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实现居民健康自我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移动医疗应运而生。根据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的界定,移动医疗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android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移动医疗的产生,使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医院外环境下随时随地监测生理状况、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在卫生保健人员的参与下,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从而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2]。居民借助于移动医疗可以促进其对自我健康进行积极管理,从而有效预防疾病和降低疾病的发生。因此,移动医疗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便于居民日常自我健康管理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终端或个人电脑录入相关资料与信息,建立自我电子健康档案,对当前健康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实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对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及时寻求健康干预与治疗。

为方便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掌控,移动医疗开通了家庭远程健康终端,配合居民移动健康管理平台使用,居民可以享受家庭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依托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居民每天在家中测量自己的日常生理如血压、血糖、运动等数据信息,上传至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平台,既方便居民自我健康查询、自我健康管理,还可共享卫生信息中心的信息库,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居民还可通过登录个人健康中心建立自己的健康日志,与医师互动交流。医生通过查询所辖内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里的相关测量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对居民进行远程的健康指导。居民不用上医院就可以实现管理自我健康,真切感受到新型医疗技术带来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身体不适自查,小病先问诊,大病去医院”。

2、对疾病的自我有效监控

卫生保健的成败与高质量的疾病监控和管理密切相关。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其在协助卫生保健体系进行疾病监控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移动医疗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将监测到数据实时传送给医疗服务提供者,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连续、方便、实时的有效监测成为可能。尤其是可穿戴式的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诸如各种穿戴传感器和系统的应用,如以腰带、腕表、臂章等形式来获取人体呼吸、心跳、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续地实时监测穿着者的多个重要生理参数,并在参数出现异常时实时报警。因此,居民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随时监控自身健康问题,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3、在线问诊,便捷就医

移动医疗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在线问诊也称为远程问诊,相对于传统门诊就医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和特点。它利用在线问答、即时通讯工具、语音、视频等互联网手段,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远程为人们提供病症诊断和健康咨询建议的服务。虽然在线问诊模式诞生时间不长,但人们接纳它的速度却很快,甚至许多人认为比现场就医感觉更好。

目前在线问诊主要有轻问诊模式和视频问诊模式。轻问诊模式主要提供在线问答、电子邮件、短信途径都属于文字交流方式。病人描述症状、提出疑问,同时可附加图片或检查报告文档等,医生通过对这些材料信息的了解为病人提供基础性的诊断意见和健康建议。

视频问诊模式是指患者通过视频途径进行的在线问诊。通过视频问诊双方沟通更充分,医生能掌握的信息相对更丰富,因而能提供的诊断或建议确切性更高。

4、及时预约就诊

由于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居民选择优质的就诊服务,极为困难与不方便。移动医疗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还可以整合现有资源的信息,充分发挥各种医疗资源的优势,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因此,社区居民可以随时通过移动医疗平台,了解医疗资源分布与运行使用情况,及时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及时预约就诊。这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就诊的时间和成本,而且还可能享受到自己满意的优质医疗服务。

5、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移动医疗系统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生活习惯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使用移动医疗系统可以将大量的健康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各种方式传播给广大居民,并且提供一些对疾病的简单测试,自我治疗以及防护等医学知识。居民可以通过拨打一些特定的服务电话或者通过手机访问健康网站,获得针对性的健康信息,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6、获得正确的用药指导

由于居民自身医疗知识的缺乏,对于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都不熟悉,存在用药盲区,迫切需要正确的指导。而移动医疗系统可以储存海量的药品信息和用药时间、方式等,居民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相关信息,了解用药时间、药量等,及时获得相关指导。同时,移动医疗系统还可以集成决策支持,检查居民此次用药和以前服用的其他药物之间是否冲突,及时告知居民,有效的防止药物之间相互不良反应的发生。居民还可以使用移动医疗系统,将用药后的反应随时和医生进行交流,省去了来回去医院的麻烦,也可以及时消除一些本来很正常的药物反应带来的不必要的恐慌。

虽然我国移动医疗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正处于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政府无论是在政策还是资金方面都大力支持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随着移动医疗的日臻完善,实现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1]陈君石著:《健康管理概论》[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0页.

[2]鲍淑娣.远程医疗:穿戴式生物医疗器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5(2).

作者简介:何英,女,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