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社工在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体会——以丰都县社会福利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小组社工在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体会——以丰都县社会福利院为例

熊继芳

(丰都县社会福利院重庆丰都408299)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393-02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逐渐增多,高血压又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的并发症。因此普及高血压疾病知识,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教育尤为重要。我院社工部与医务室于2016年9月尝试运用社工小组工作方法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至今已有180位高血压病人参加,累计活动20次,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小组形成阶段

1.1.1招募组员院内的老人以主动到医务室寻求帮助的为主,医生转介自愿报名参加。

1.1.2遴选和评估社工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了解病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心里状况,以及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状态。

1.1.3确定组员根据病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心里状态确定组员,把心里状况不同但问题相对集中的病员安排为同一小组,小组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1.2小组工作人员

小组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社工部工作人员一名,护士一名,社工部成员3名。

1.3小组活动时间:一般情况每周一次,持续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左右。

1.4小组活动内容

讲授高血压病的知识、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血压监测及心态的调整。

1.5小组活动方式

讲座、幻灯片、小视频围绕讲座内容提问,设置相应的游戏促进组员间相互熟悉、了解活跃气氛使组员间形成互动、组员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推进有代表性的病友谈体会、个别咨询,根据情况安排户外活动。

1.6小组工作程序

制定小组框架—-招募/遴选组员—介绍小组的计划—确定小组活动流程及预期目标—每次活动后评估—调整计划和目标—结束前评估—小组结束,整理评估。

2.结果

2.1调查对象

对累计参加活动达6次以上的病人共60人,以随机问卷调查,其中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40岁,平均年龄60.4岁;男性42人,女性18人;病程最长的40年,最短的5年平均病程6.7年,有18人已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有12人有高血压家族史。

2.2方法与步骤

分三次调查,第一次是在参加小组活动之前,调查的内容为:年龄、患病时间、有无并发症、家族史以及患病后的心里状态,近期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病知识了解情况。第二次是最后一次小组活动时,对累计参加活动6次以上的病人以随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人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参加此次活动后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否提高;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情况。第三次是在病人参加活动后6个月,以入室随访的方式调查病人参加活动后血压控制满意情况,并与参加活动前的血压值作比较。

2.3调查结果(表1、2)

结果表明:表1是我们自制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共10题,分别是在活动前后答题的正确人次的对照表,从表可以看出病人活动前对高血压病知识正确掌握率为33.3%,而活动后为8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组活动后病人答题正确人数明显高于活动前;表2是病人参加小组活动前和小组活动后6个月入室调查的血压控制情况表。从表2可以看出,参加活动前血压控制满意率为16.6%,活动后达到86.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过小组活动后病人血压控制满意度较活动前明显提高。

3.讨论

3.1小组社会工作的概念

小组社会工作[1]是一种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简称为小组工作或者团体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小组社会工作的概念强调的是:团体内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从而达到改善案主的社会功能,促进个人或群体的健康成长的目标。它被运用到养老机构,是尝试让病人处于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团体成员的依存互动、分享、学习来增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提高自我治疗的能力。依据小组社会工作的原理,针对高血压病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我院社工部和医务室尝试用小组工作方法对院内的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在小组中我们安排了高血压病知识讲座,组员间讨论,通过面对面的相互交流患病过程、求医用药、饮食情况、心里状态,作为参考,提高病人的自我支持及相互支持的力量,降低紧张情绪:通过组员间的沟通共鸣产生互动,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分享彼此经验,最终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念。

3.2在高血压健康教育中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要点

3.2.1确定工作目标本次小组活动的总目标是:正确认识高血压疾病、获取知识、沟通交流、互动共鸣、分享经验、安度晚年。具体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根据小组活动的每一阶段制定目标,依次为了解学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合理用药,饮食指导和运动疗法、血压监测、树立科学的就医观念。这样整个小组活动在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让病人掌握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了解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方法,降低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对治疗高血压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达到缓解症状、预防或延缓慢性并发症发生。

3.2.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整个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即是小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又是小组活动内容和目标的设计者,在整个小组活动中起到统筹、协调及调节气氛的作用。这要求我们社工人员要把握好,不同阶段的角色扮演。

3.2.3评估评估贯穿于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过程评估能发现组员的变化情况,及时得到组员的感受及信息反馈,还能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修正总体方案和内容的设置,对小组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和协调,有助于达成预期目标。在评估时工作人员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每位组员的评价以及通过活动后的改变。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应遵循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在结果评估中应以大多数组员感受和表现为依据,来检测是否完成预期目标。

总之,通过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后,病人不仅得到高血压病保健知识,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拥有健康心态,合理用药,病人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由此说明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是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又一模式,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顾朝曦.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