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梁海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常常会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推动他广泛涉猎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们将来一生的发展。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在于以兴趣激发动机,促进思维和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至获得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激发以及培养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所有小学数学教师一直进行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探究。

一、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

1.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没能真正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不会将数学融入生活,赋予趣味性的色彩。加上原本教学内容就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小学数学教师没有采用适合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越来越低。

2.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数学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导致学生越来越害怕学习数学。很多学生在低年级的数学成绩突出,而到了高年级由于数学计算的复杂程度迅速增加,学生普遍觉得很难,从而心生烦躁厌恶,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理解停留在表面上,不重视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就放弃,或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样不懂的知识积累的越多,学生会觉得数学越难,学习兴趣越低下。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平等化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普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带有较强的“亲师性”。如果他们比较喜欢哪个教师,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该教师所任教的课目,会精力去学,成绩自然就比较好。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平等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和自己成为朋友。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教师了解学生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则往往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和谐友爱的师生气氛,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都需要以教师自身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爱戴和尊重教师。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善于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要用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们解决遇到的困难。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选择适合的课堂导入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渗透课堂主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一节课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高效的导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常用的导入法有:形象直观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例如,形象直观导入法。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幻灯片、录音、简短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图片把枯燥泛味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还可以借助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故事导入法。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本身具有生动的情节、丰富多彩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此外还有设置悬念导入法,在课堂教学上巧设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践导入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可以让学生记得牢固,提高学习热情,经常动手,还可以刺激学生思维发展,使他们思维变得更灵活,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3.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实际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比如,教授实际测量时,可以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教学乘法时,可以举例“鸭子有24只,小狗有6只,鸭子的数量是小狗的几倍?”这样联系了生活实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在很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

总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石康镇大龙小学536100)